[发明专利]多元多功能液体水泥助磨增强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8240.7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0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有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22/06;C04B24/12;C04B10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4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多功能 液体 水泥 增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础材料化学的多元多功能液体水泥助磨增强剂。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液体助磨增强剂,都是采用醇胺类、饱和脂肪酸及钠盐、钾盐的水溶液类、食盐水溶液复合醇胺类、木质素磺酸钙类等,这样的助磨增强剂用于高熟料、低混合材掺量的水泥生产中,能够发挥一定的增产节能作用。随着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用低熟料、高混合材复合掺量生产绿色、环保的高性能水泥,已经成为水泥生产上新的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传统的液体助磨增强剂用量大、成本高、含有有害的氯离子成份,存在助磨、增强效果不佳等缺陷,不能满足高混合材掺量水泥的早期强度、凝结时间等综合使用要求。为此,特做如下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掺量1‰-3‰,由邻苯二甲酸脂生产废液、三乙醇胺、苯矸、马来矸、氢氧化钠、尿素、木钙、糖蜜、聚羧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苯甲酸钠、甲酸钠等复合而成的无氯无害、能够提高水泥粉磨效率、水化速度、水化率、有效利用率,提高混合材掺量及水泥综合性能的多元多功能液体水泥助磨增强剂。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把邻苯二甲酸脂生产废液、三乙醇胺、苯矸、马来矸、氢氧化钠、尿素、木钙、糖蜜、聚羧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苯甲酸钠、甲酸钠等化学材料,按照一定的严格的比例、一定的配制工艺流程,复合配制成为具有助磨、增强等功能的多元多功能液体水泥助磨增强剂。在水泥粉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混合材性质及掺量,加入不同量的多元多功能液体水泥助磨增强剂,能够提高粉磨效率,提高水泥细度、优化颗粒组成、颗粒形状,使水泥的活性效应、形态效应、微集料效应都得到充分发挥,前期骨架结构和二次反应形成的多中心质交叉相连及微集料的填充,起到增强密实性、提高水泥混凝土综合性能的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一是严格把握组成多元多功能液体水泥助磨增强剂的各种化学材料的成份含量;二是通过精准的计量装置,按照要求进行计量、配比;三是按照严格的操作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进行操作,这是配制成功的关键。根据技术要求、把握技术关键配制而成的多元多功能液体水泥助磨增强剂,助磨和增强的作用相辅相成、在助磨中增强、在增强中助磨,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能够保证低熟料、高混合材掺量水泥的综合性能。同时,助磨、增强的结果又为稳定、改善、调节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提供了可能。这些性能包括:和易性、抗渗性、抗缩性、抗蚀性、抗碳化性、抗冻融性、抗碱骨料反应性,优化孔的数量和结构、防止微裂纹、增强界面强度、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耐久性。
其有益效果是:成本低廉、无氯无害,计量精准、使用方便,助磨、增强作用显著。
本发明为合理选择、科学利用高混合材生产水泥提供了可能,能够实现水泥生产的高性能化、功能化、绿色化,广泛适用于六大通用硅酸盐水泥和其它特种水泥的生产。同时,还可根据需要或使用地域的原材料,对本发明的配方比例进行增减调节,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使用机理、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把邻苯二甲酸脂生产废液、三乙醇胺、苯矸、马来矸、氢氧化钠、尿素、木钙、糖蜜、聚羧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苯甲酸钠、甲酸钠等化学材料按照一定的严格的比例、一定的配制工艺流程进行复合配制而成。使用时,把本发明的多元多功能液体水泥助磨增强剂以1‰-3‰的不同比例,通过调速计量泵加入以不同混合材、不同掺量的水泥粉磨的入料端,入磨后,与生产水泥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一起进行粉磨,能够防止各种物料的吸咐、集聚、包壳、糊球,能够提高粉磨效率、优化水泥的颗粒组成、颗粒形状,提高理化活性,提高水化速度、水化率和有效利用率,前期水化、二次水化和持续水化形成的骨架成份交叉互连,逐步增长,起到密实增强的作用,从而提高水泥的综合性能,使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密实性、耐久性、抗渗性、抗收缩性、抗碳化性、抗冻融性、抗碱骨料反应等全面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有,未经李长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8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输入大面积书写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材料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