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模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8463.3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5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朋永;伊藤知一;奥村武史;吉田诚;神山浩;中込晶;唐亀健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器 | ||
1.一种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层叠体和形成于所述层叠体的外表面上的第1、第2、第3以 及第4端子电极;
所述层叠体具有层结构体,所述层结构体包括:含有第1线圈层、 第2线圈层和引线层的3层、以及位于所述3层的各自之间的绝缘体 层;
在所述第1线圈层上,配设有被形成为大致圆形的螺旋状并且位 于该螺旋的外侧的一端与所述第1端子电极电连接的第1平面线圈,
在所述第2线圈层上,配设有被形成为大致圆形的螺旋状并且位 于该螺旋的外侧的一端与所述第2端子电极电连接的第2平面线圈;
在所述引线层上,
配设有一端与位于所述第1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的另一端 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3端子电极电连接的第1引线,和
一端与位于所述第2平面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的另一端电连接、 且另一端与所述第4端子电极电连接的第2引线;
所述第1引线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看,具有从所述第1平面 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向外侧抽出的第1直线部分,
所述第2引线从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看,具有从所述第2平面 线圈的螺旋部分的内侧向外侧抽出的第2直线部分;
所述第1平面线圈和所述第2平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螺旋 部分从所述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所述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 交点的多条第1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1直线部分从所述层叠方向看,位于与所述多条第1接线 垂直的直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平面线圈和所述第2平面线圈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螺旋 部分从所述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过与所述第2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 交点的多条第2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2直线部分从所述层叠方向看,位于与所述多条第2接线 垂直的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线圈层和所述引线层通过所述绝缘体层而相邻接,
所述第2平面线圈的所述螺旋部分从所述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 过与所述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1接线相互平行的方 式形成,并且以分别通过与所述第2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 第2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线圈层和所述引线层通过所述绝缘体层而相邻接,
所述第1平面线圈的所述螺旋部分从所述层叠方向看,以分别通 过与所述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第1接线相互平行的方 式形成,并且以分别通过与所述第2直线部分交叉的多个交点的多条 第2接线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直线部分和所述第2直线部分之间的角度为15度以上45 度以下。
6.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平面线圈的所述螺旋部分和所述第2平面线圈的所述螺 旋部分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第1平面线圈和所述第2平面线圈的所述螺旋部分的 曲线中,包含与所述第1直线部分交叉的区域和与所述第2直线部分 交叉的区域的区域被形成于同心圆上。
8.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体具有一对磁性基板、以及介于所述一对磁性基板之间 的所述层结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84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盘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3D封装用镀金或镀镍锡铜球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