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服固态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8502.X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並木节雄;时泽实;冈田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SS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服 固态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著降低了服用颗粒或细粒等非崩解性的粒状制剂时在口腔内的舌头上感到的粗涩感和粉状感这样的不快的感觉的口服固态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大多数药物经常呈现出收敛性、刺激性、苦味、涩味、辣味等令人不快的味道,无法直接服用,因此有时会附加掩盖令人不快的味道的功能。此外,有时会对药物附加肠溶性、缓释性、持续性、耐胃液性等功能。为了附加这些功能,常会用胃溶性高分子、肠溶性高分子、水不溶性高分子、蜡类等被覆药物的结晶或含有药物的粒状制剂,制成粒状的被覆制剂,或者用药物、上述高分子和离子交换树脂形成基质,制成粒状的基质制剂。
然而,如果将上述粒状制剂直接、或与速崩性的粒状制剂混合、或者以含有上述粒状制剂的口腔内崩解剂的形式制剂化,则由于上述粒状制剂是不会立刻在口中崩解的非崩解性粒子,因此在服用时经常会产生粗涩感和粉状感等不快的感觉。特别是近年来开发较多的口腔内崩解片,由于含有将药物覆盖而成的非崩解性粒子,也有在不喝水的情况下服用制剂本身的情况,因此,和与水共同服用时相比,此时的由非崩解性粒子导致的粗涩感、异物感、残留物感等所引起的不快的感觉非常强烈。
为了减少由非崩解性粒子导致的粗涩感、异物感、残留物感等所引起的不快的感觉,进行了减小粒径的尝试,例如进行了将非崩解性粒子的平均粒径减小到400μm以下(专利文献1和2)、将平均粒径减小到200μm以下(专利文献3)、将平均粒径减小到100μm以下(专利文献4)等尝试。然而,对于减小粒径的方法,令人感到不快的粒径在个体间有所不同,而且也存在需要药剂的人的年龄越大或越小、令人感到不快的粒径越小的情况,仅通过减小粒子,无法充分地减少粗涩等不快的感觉。
此外,也进行了制成含有硬脂等油脂类的颗粒(专利文献5)、将中药材提取物类分散于玉米蛋白基质粒子(专利文献6)、添加增稠剂等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吸水溶胀抑制剂(专利文献7)等尝试,但适用的药物有限,其效果不充分。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2815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3026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0-24539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4-17579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8-33324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2003-10489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特开2006-86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著降低了服用颗粒或细粒等非崩解性的粒状制剂时在口腔内的舌头上感到的粗涩感和粉状感这样的不快的感觉的口服固态组合物。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事实,对降低上述不快的感觉的方法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在非崩解性粒子的最外部形成有水溶胀性凝胶形成层的口服固态组合物可显著降低口腔内的上述不快的感觉,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非崩解性粒子的最外部形成有水溶胀性凝胶形成层的口服固态组合物。
利用本发明,可显著降低服用颗粒或细粒等非崩解性的粒状制剂时在口腔内的舌头上感到的粗涩感、异物感、残留物这样的不快的感觉,还可在不影响非崩解性粒子所具有的掩味、肠溶性、缓释性等功能的情况下得到服用时或口腔内的流动性好、在口腔内或咽喉部不产生附着性的口服固态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非崩解性粒子是指服用时不会在口腔内的舌头上崩解、在服用时其数量较多、可在舌头上感到粗涩感的粒子。因此,不包括在常规的片剂、硬胶囊、软胶囊这样的一次服用时的数量为1~数片(或胶囊)的大且少量的剂型中含有的非崩解性粒子,而包括在片剂中的口腔内崩解片和咀嚼软胶囊这样的在口腔内的舌头上崩解或溶解的给药剂型中含有的非崩解性粒子。具体而言是在口腔内在5分钟以内不完全崩解的粒子或含有该粒子的组合物,更具体而言,可例举在口腔内在5分钟以内、更好的是在1分钟以内不完全崩解的颗粒、细粒或者含有该颗粒或细粒的片剂。
本发明所用的非崩解性粒子例如为使用常规的医药品添加剂、例如医药品添加物事典2007(日本医药品添加剂协会编辑;药事日报社)中记载的医药品添加物,通过常规方法制成的含有药物的粒状的非崩解粒子。
非崩解粒子可通过常规方法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S制药株式会社,未经SS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8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活塞机
- 下一篇:煤系硬质高岭土湿法剥片单筒三级循环研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