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触发点决定鼠标指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8513.8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2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嘉欣;邱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 决定 鼠标 指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在检测装置上检测多个触发点以决定一参考点的方法,尤指一种利用触发点来决定鼠标指令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使用者都会以键盘或鼠标等硬件设备及相关的操作界面来进行对电脑设备的直接操作,其中以鼠标为准的操作方式为电脑设备在操作上的主流之一。在市场上,为了增进使用者使用鼠标的便利,鼠标从早期使用滚轮的鼠标进步到了后来以检测光点移动来反应鼠标操作的光学鼠标、甚或是直接感应鼠标上各种移动操作而不需要以实体线路连接的无线鼠标等。然而,不管是哪一种鼠标,使用者都需要通过实体上存在的硬件鼠标装置来进行对电脑设备的操作;某些鼠标为了增加更多的功能以增进其实用性,因此在鼠标的构造、形状、或重量上作了各种不同的变化,但无论是何种变化,都需要耗费相当的硬件成本与研发成本来进行这些新鼠标的开发,且使用者也可能需要以不同的操作手感来应对这些不同型态的鼠标的使用,在经过相当时间的练习后才能够顺利的上手。而以无线鼠标来说,也存在有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或充电以补充电力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触发点来决定鼠标指令的方法,使使用者不需要使用任何实体的鼠标,便可对电脑设备完成类似触发鼠标指令的动作。
本发明揭露一种检测触发点以决定鼠标指令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检测使用者的至少一个触发点;根据该至少一个触发点,决定一参考点;决定该至少一个触发点与该参考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根据该至少一个触发点与该参考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决定使用者所触发的一鼠标指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针对使用者手指的触发点进行检测的简略示意图。
图2为图示图1中各触发点坐标与第一坐标轴260的距离关系的示意图。
图3至图8为本发明中根据使用者的右手手指所触发的不同数目触发点来决定参考点的示意图。
图9为图示图1与图2中在坐标系上的各触发点与第二坐标轴的距离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检测触发点来决定鼠标指令的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者的手与触控装置接触时,检测装置会检测使用者的手指在触控装置上的有效触发点,检测装置并根据这些有效触发点在数目、位置、有效触发时间上的各种变化来判定使用者所发出的鼠标指令。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中针对触发点进行检测的简略示意图。当使用者将手置于检测装置上时,动作撷取装置110会对使用者的手进行触发点的撷取,而决定有效触发的触发点101、102、103、104、及105。动作撷取装置110可包括有:一动作影像检测装置、一触碰检测装置等。触发点101、102、103、104、105对应于使用者的五根指头与动作撷取装置110间的有效触发点,以配合一般鼠标的使用者亦以手上的五根指头来操控鼠标以发出鼠标指令的动作。
接着,动作识别装置120会将触发点101、102、103、104、105一一对应于动作识别装置120内部定义的一坐标系250的参考位置,定义为多个触发点坐标(x1,y1)、(x2,y2)、(x3,y3)、(x4,y4)、及(x5、y5),在之后的叙述中,触发点101所对应的触发点坐标即统一定义为(x1,y1),且其它触发点所对应的触发点坐标亦作相同方式的统一定义以简化之后触发点的相关叙述。请注意,坐标系250包含一原点坐标(0,0),对应位于使用者手部左上方的原点150;坐标系250所包含的一第一坐标轴260对应于使用者手部水平方向,亦即对应于由原点150出发的一第一方向160,其中,第一坐标轴260可被视为坐标系250上的X轴;坐标系250所包含的一第二坐标轴270对应于使用者的手垂直方向,亦即对应由原点150出发的一第二方向170,其中,第二坐标轴270可被视为坐标系250上的Y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160与第二方向170可相互正交,且第一坐标轴260与第二坐标轴270亦可对应的相互正交,但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坐标轴260与第二坐标轴270亦可不彼此正交,且第一方向160与第二方向170亦未必正交。坐标系250可通过系统的定义而使得使用者的手所触发的多个触发点必定落于坐标系250上如图1所示的象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8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