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8957.1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0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上村智彦;汤浅英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H04R9/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晓东;马少东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电话等中使用的小型的扬声器(电动扬声器:dynamicspeaker)。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采用作为立体声设备等中使用的大型的扬声器(锥型)中常用的结构的阻尼器(damper)来提高输入耐久性的小型的扬声器(穹顶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阻尼器配置在振动板的外周部(边缘部)和位于该振动板的下侧的框架之间,所述阻尼器的外周边部粘接固定在框架上,所述阻尼器的内周边部在音圈(voice coil)和振动板的位于音圈上侧的中央部(中心部)之间,粘接固定在音圈骨架(voice coil bobbin)的外表面上,以使音圈能够进行正确的活塞运动的方式将音圈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上。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0-139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0-2096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01-309489号公报。
小型的扬声器要求更加小型及薄型化,但是与大型的扬声器同样支撑音圈骨架的外表面的以往的阻尼器存在会影响扬声器薄型化的问题。
振动板必须通过挤压空气来产生振动,与此相反,以往的阻尼器要求高的通气性,因此,在音圈骨架与振动板的中央部形成为一体的情况下,阻尼器不能与音圈骨架形成为一体,即使在音圈骨架与振动板的中央部分别单独构成的情况下,只要阻尼器用于支撑音圈骨架的外表面,则阻尼器就不能够与音圈骨架形成为一体。因此,阻尼器成为单个部件,存在扬声器的部件数以及组装工时增加,从而制造成本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不影响小型扬声器的薄型化,此外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利用阻尼器提高输入耐久性。
本发明的扬声器具有磁路、振动系统和框架,所述磁路具有磁轭(yoke)、磁体(magnet)以及极靴(pole piece),所述振动系统具有经由音圈骨架连接在一起的音圈和中央部具有穹顶部的振动板,所述框架用于保持上述的磁路和振动系统,所述音圈配置在磁隙(magnetic gap)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骨架从所述穹顶部的外周边部下垂,并且所述音圈骨架的开口侧端部插入到所述磁隙中,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从所述音圈骨架的所述开口侧端部的多个位置延伸出,所述阻尼器各自的前端部粘接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框架是通过对一张薄板状的金属材料冲压加工而形成为带底的筒状,对该框架的底板的至少两个位置进行切起加工,形成带底框状的磁轭,从而磁轭与所述框架形成为一体,所述阻尼器从磁轭侧壁之间向所述磁轭的外侧延伸出,所述阻尼器各自的前端部粘接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位于所述磁轭的底板周围的底板上。
在本发明中,优选设置有环状的阻尼器连接板,所述环状的阻尼器连接板用于将所述阻尼器各自的前端部相互连接。此时,可以分别单独设置所述阻尼器连接板与所述阻尼器,也可以使所述阻尼器连接板与所述阻尼器形成为一体,所述阻尼器经所述阻尼器连接板粘接固定在所述框架上。在阻尼器连接板与阻尼器分别单独设置的情况下,利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将所述阻尼器各自的前端部粘接固定在所述阻尼器连接板上。
根据本发明,阻尼器从下侧支撑音圈骨架,因此不需要另外确保阻尼器的组装空间,能够不影响小型扬声器的薄型化,提高输入耐久性。
空气在各个阻尼器之间流通,阻尼器自身不需要具有通气性,而且,阻尼器从下侧支撑音圈骨架,因此,音圈骨架和振动板无论是形成为一体,还是分别独立形成,阻尼器都能够与音圈骨架形成为一体,能够抑制小型扬声器制造成本的上升,提高输入耐久性。
当利用阻尼器连接板将阻尼器各自的前端部相互连接时,能够增加利用阻尼器从下侧支撑音圈骨架时的稳定性,并且阻尼器粘接于框架的粘接操作性良好,能够提高批量生产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使振动板边缘部透明化了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振动板中心部的外观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使振动板边缘部透明化了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振动板中心部的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电株式会社,未经星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8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