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9588.8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戌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3/00;F21V17/10;G02F1/13357;G02F1/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以防止光源罩变形漏光的导光板,以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凭借轻薄、省电、低辐射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脑显示器、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各种电子产品。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因此需要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装置提供面光源。而导光板是背光模组中的重要元件,用以引导光源发出光束的传递方向,并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后出射。
请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10的示意图。传统的侧光式背光模组10的光源反射罩11是与导光板12卡合式搭配,由于光源反射罩11上表面是需要用力才能卡上导光板12的(如点划线圈内所示),所以在卡合的过程中容易变形漏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导光板靠近光源罩的方向上开一条槽,在组装光源罩的时候光源罩的上表面只需要塞入此槽内,这样在整个组装过程中不受力,因此不会变形和漏光。
本发明提供的导光板包含入光面,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一侧具有定位槽。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导光板,导光板还包含出光面,该出光面相邻于入光面。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包含导光板、光源和光源罩,该导光板具有入光面,该光源对应设置于该入光面,并被罩于该光源罩,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一侧具有定位槽,该光源罩通过该定位槽固定于该导光板上。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背光模组,光源罩具有第一固定边和第二固定边,该第一固定边插设于定位槽内。进一步地,导光板还包含与入光面相邻的底面,该第二固定边与该底面部分叠合。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背光模组,光源为冷阴极荧光灯管或者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液晶单元和上述的背光模组,该液晶单元设置于该背光模组上。
通过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光源罩变形及背光模组的漏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20的示意图。背光模组20包含导光板22、光源23和光源罩21,导光板22具有入光面221,光源23对应设置于入光面221,并被罩于光源罩21,导光板22的入光面一侧具有定位槽220,光源罩21通过定位槽220固定于导光板22上。
在一实施例中,光源罩21具有第一固定边211和第二固定边212,第一固定边211插设于定位槽220内。在实际应用中,导光板22还包含与入光面221相邻的底面222,第二固定边212与底面222部分叠合。光源23可以为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或者为一颗或两颗以上发光二极管(LED)。
导光板22还包含出光面223,出光面223相邻于入光面221。光源21发出的光直接射到或经光源罩21反射后射到入光面221,最终从出光面223出射。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30的示意图。液晶显示装置30包含液晶单元31和上述的背光模组20,液晶单元31设置于背光模组20上。背光模组20提供液晶单元31所需要的面光源。
通过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光源罩变形及背光模组的漏光现象。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95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