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式尾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9787.9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范骏行;戎家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骏行;戎家铨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王宝筠 |
地址: | 31547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式尾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式尾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纤交换设备中,尾纤经常被用来连接两根外部线路光纤的两端,单纯尾纤本身较柔软,尾纤的外套只是用来起到增加抗拉性的目的,当接入到光纤交换设备上的外部线路光纤数目较多时,所需尾纤的数目也相应较多,在不加任何其他措施的情况下,尾纤经常随意弯曲,相邻尾纤之间容易互相影响,尤其是对于有些交换板,一根尾纤只能插入到一行或一列交换孔中,相应地,尾纤应该仅限制在该一行或一列上移动,但现有的尾纤经常随意弯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当一根尾纤的两端在移动到距离较近的两个目标交换孔时,由于没有任何限制尾纤的装置,在尾纤的两端相互靠近的同时,中间的部分会因为挤压而随意弯曲,干扰相邻尾纤。因此,如何限制尾纤只能在横向移动而上下不能移动,从而避免多个尾纤之间的混乱成为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式尾纤装置,能够支撑并限制尾纤,防止尾纤之间相互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式尾纤装置,包括一根用于容置尾纤的托链和分别固定所述托链两端的两个链接器,其中至少一个链接器内设置有定位导向部件,所述托链的一端从该链接器的外侧向内弯曲固定在所述定位导向部件上,所述托链由可相互旋转地连接的链节组成,所述链节分别具有两个下缘通过第一横向连接件相互连接的侧板,相邻两个链节在宽度上彼此搭接并且可以相互旋转,相邻两个链节中的一个链节侧板上构成搭接区的板件设置外部,另一个链节侧板上的构成搭接区的板件设置在内部,在内部构成搭接区的板件上设置直线姿态维持挡止面和弯曲姿态限制挡止面,所述直线姿态维持挡止面用于与相邻链节上的第一横向连接件的上表面相接触,以维持链节的直线姿态,所述弯曲姿态限制挡止面用于与相邻链节上的第一横向连接件的朝向所述弯曲姿态限制挡止面所在链节的侧面相接触,以限制链节的弯曲姿态。
优选地,上述两个链接器内均设置定位导向部件,所述托链的两端分别从所述两个链接器的外侧向内弯曲固定在各个链接器内的定位导向部件上。
优选地,每个上述链节的侧板具有向内弯曲的板件和向外弯曲的板件,所述向内弯曲的板件构成相邻两个链节之间的搭接区内部的板件,所述向外弯曲的板件构成相邻两个链节之间的搭接区外部的板件。
优选地,在所述链节侧板的向内弯曲的板件的外侧设置铰接销,在向外弯曲的板件设置铰接孔,相邻两个链节通过前一个链节上的铰接销和后一个链节上的铰接孔的配合实现可旋转地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托链中至少有一个链节的两个侧板的上缘朝向彼此的方向各突出一个束缚部件。
优选地,在所述托链中至少有一个链节的两个侧板上缘之间通过第二横向连接件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式尾纤装置能够限制并支撑安置在其内部的尾纤,防止多个尾纤之间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撑式尾纤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一个链接器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支撑式尾纤装置的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托链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一个链节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链节的主视图;
图7是图5中链节的右视图;
图8是图5中链节的仰视图;
图9是处于直线姿态的两个相邻链节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两个相邻链节的主视图;
图11是处于弯曲姿态的两个相邻链节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两个相邻链节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另一种托链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一个链节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链节的右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再一种托链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一个链节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链节的右视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支撑式尾纤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骏行;戎家铨,未经范骏行;戎家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9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管式高温磁力泵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阀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