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暗藏通风气道的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9992.5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冯钦闲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钦闲 |
主分类号: | E06B7/02 | 分类号: | E06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6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暗藏 通风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房屋内的门,尤其是指一种能通风的且暗藏通风气道的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新建住宅内,已经不再制作房门上方的气窗。晚上睡觉或者隐密之事,需要关上房门,则室内空气就不再对流。新鲜空气很难进入室内,不利于人们的健康。业界为此设计了两种带有百叶窗的通风门:一种是在普通房门上开设有小百叶窗,百叶以一定的斜角设置,可以保证通风且可不让外人看到室内绝大部分的情况。另一种则是在普通门的门外装一个像厕所门一样的具有百叶的门,可以让空气流通。但所述两种设计却有如下缺点:一是门外的人可以从一定角度看到房间内的情况(见图14和图15)。其次是外形不雅,百叶窗的存在会让外人误以为这个房间是厕所。还有一点,如果不想通风了,却又无法控制,更不用说控制通风量的大小了。已公开的发明专利文献(专利号CN200410052028.6)试图改变所述缺点,但却忽略了外人可以站在凳子上,从半开的房门上方,自上往下看到室内的情况。并且该技术也使用了百叶窗,也无法控制通风量的大小,所以仍旧没有完全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不再利用传统的百叶窗技术,从另一角度提供一种暗藏通风气道,并具有雅观外形的门。这种门可以控制通风与否,以及控制通风量的大小。而且,即使是在通风的情况下,门外的人从任何角度都无法看到房间内的情况。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普通房门的一面增设若干挡光块和凸台,凸台内设有空腔;挡光块位于凸台的空腔内;相应地在所述的门上设有若干孔;孔与凸台内的空腔相连通,构成通风气道;
所述的门的另一面增设槽条;两条槽条之间设有可移动的开合板;开合板上设有通气的风口;
移动开合板,其风口可以与所述的通风气道相连通。
由于凸台呈有规律地排列,或者呈艺术性地布置在普通房门的正面,让外人误以为是装饰。挡光块的作用是:在门外任何一个角度都无法看到房间内的情况。门另一面(背面),当开合板在槽条内移动至闭合的位置时,通风气道堵塞,空气不能通过。当开合板移动至开启的位置时,空气可以经过通风气道和开合板上的空腔进出室内外。另外,根据开合板移动距离,还可以控制通风量的大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凸台具有装饰效果,暗藏的通风气道不易让人觉察。可以让空气流通,也可以阻拦空气流通,也可以控制通风量的大小。而且,即使是在通风的情况下,门外的人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无法看到房间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其凸台1的形状为方形。
图2是本发明的凸台1的形状为圆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背面的示意图,其开合板3处于开启状态。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图4中局部放大视图B。
图6是本发明背面的开合板3处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C剖视图。
图8是图7中局部放大视图D。
图9是图7中局部放大视图E
图10是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门上设有阻挡视线的挡光块的状态。
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视图F。
图13是凸台1的内部结构图。
图14是传统厕所的门。
图15是图14中G-G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和图2)普通房门4的一面(一般为朝室外的正面)增设若干凸台1。凸台1可以是矩形的,也可以圆形的,也可以其它形状的。
凸台1内设有空腔2(见图13),相应地在所述的门4上设有若干孔41(见图12);孔41与凸台1内的空腔2相连通,构成通风气道5(见图5)。
所述的门4上设有若干阻挡视线的挡光块42,挡光块42位于凸台1的空腔2内(见图5)。从图5和图9可见,门外的人从任何角度,都无法看到门内的情况,其要点一是挡光块42要高于连线111(见图9,连线111是由所述门的孔41中的外点411和凸台的空腔2的内点21连接构成),二是凸台的空腔2呈三面构成(两个平面23和一个含有圆弧的面24,见图13)。三是挡光块42的长度应等于凸台内空腔的两个平面23之间的间距。
为了让空气进出流畅,一是挡光块42不宜太高于连线111(见图9)。其次是,挡光块42有一让气流顺畅的圆弧面421(见图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钦闲,未经冯钦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9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平面凸轮圆织机
- 下一篇:高性能箅子专用顶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