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一发动机制动装置和一气门间隙补偿机构的内燃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0029.9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H·-W·迪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6 | 分类号: | F01L13/06;F01L1/245;F02D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 辛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一发 动机 制动 装置 气门 间隙 补偿 机构 内燃机 | ||
1.带有至少一燃烧室的内燃机,借助于至少一排气气门(3,4) 废气可从该燃烧室中排出,包括
a)一带有一液压气门辅助控制单元(19)的发动机制动装置(2), 该液压气门辅助控制单元被集成在一将排气气门(3)与凸轮轴相连接 的连接机构(5,6,7)中,并且该液压气门辅助控制单元在操纵发动 机制动装置时将排气气门(3)保持在暂时打开的位置上,和
b)一用于排气气门(3,4)的液压气门间隙补偿机构(37),其 中
c)用于排气气门(3,4)的液压气门间隙补偿机构(37)与将排 气气门(3)与凸轮轴相连接的连接机构(5,6,7)成为一体,
d)液压气门间隙补偿机构(37)为了供油被连接在一主油回路上, 并且
e)液压气门辅助控制单元(19)为了供油用一控制压力腔(27) 被连接在一相对于主油回路另外设有的辅助油回路上,
f)控制压力腔(27)通过油道(38)液压地连接在一起转换元件 作用的第一柱塞液压缸单元(33)的前受油腔(31)上,第一柱塞液压 缸单元的柱塞(29)将前受油腔(31)与后受油腔(32)分开,
g)当第二柱塞液压缸单元的柱塞(34)处于确定的位置时,控制 压力腔(27)通过所述油道(38)液压地与第二柱塞液压缸单元(37) 的受油腔(36)连接,
h)当第一柱塞液压缸单元的柱塞(29)处于确定的位置时,第二 柱塞液压缸单元(37)的受油腔(36)通过另一油道(42)液压地与第 一柱塞液压缸单元(33)的后受油腔(32)连接,
i)第一柱塞液压缸单元(33)的后受油腔(32)具有一油排出口 (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辅助油回路的油 压(pSteuer)是可控制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辅助油回路借助 于一托架(10)能够被连接在液压气门辅助控制单元(1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托架(10)包括 一带有一止回阀(16)的供油通道(9,1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托架(10)作为 限位元件包括一集成在托架(10)中的第三液压柱塞缸单元(11)的第 一柱塞(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液压气门辅助控 制单元(19)构成一带有一柱塞(24)的无止回阀的第四液压柱塞缸单 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液压气门辅助控 制单元(19)借助于一第一液压柱塞缸单元(33)被连接在气门间隙补 偿机构(3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辅助油回路借助 于一托架(10)能够被连接在液压气门辅助控制单元(19)上,其中托 架(10)作为限位元件包括一集成在托架(10)中的第三液压柱塞缸单 元(11)的第一柱塞(12),并且其中第一液压柱塞缸单元(33)的前 受油腔(31)具有一受油容积,该受油容积至少与第三液压柱塞缸单元 (11)的油压力腔(15)的受油容积一样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压柱塞缸 单元(33)的柱塞(29)在侧壁上具有一第一控制孔(4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气门间隙补偿机 构构成带有一柱塞(34)的第二液压柱塞缸单元(37),该柱塞在侧壁 上具有一第二控制孔(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未经德国曼商用车辆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00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化学机械抛光垫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台式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