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绕制单层线圈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0033.5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7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H·斯蒂斯达尔;M·温瑟-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晓斌;曹 若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单 线圈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绕制单层线圈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绕制大型电机所用的所谓“离面 (out-of-plane)”单层线圈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型电机中,通常使用所谓的双层绕组。这种绕组类型的优点 是所有线圈都相同且线圈易于制造。
然而,在具有大量磁极和小极距的电机中,传统的双层绕组可能 难以安装,因为在完成线圈的绕制同时,将末尾线圈插入专用狭槽内 需要将最初的线圈从狭槽中提出。
而且,对于分段电机,双层绕组需要跨接于段接头之间的线圈。
有可能制作不需要在将末尾线圈插入定子中时移除最初插入的 线圈的单层绕组。还有可能制作不需要跨接于段接头之间的单层绕 组。因此,单层绕组对大型电机而言可以是有利的。
单层绕组通常需要面内(in-plane)端部绕组及离面端部绕组。 制造面内端部绕组很简单明了,但是制造离面端部绕组较为困难。这 通常包括首先形成平面线圈,然后使平面线圈变形为期望的离面形状 的步骤。这种最终变形是强度很大的工作,并可能由于材料的相对较 大的拉伸而引入绝缘方面的小缺陷。
EP1852958A2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形成单层线圈的方法。该方 法消除了传统成形的大部分缺点,但是其需要相当精密的、具有绕两 个轴线旋转的线圈绕制工具的机器设备。因此,这是一种通过复杂的 算法进行控制的复杂的机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绕制单层线圈的装置和方法,该装 置和方法不是很复杂。
本发明的装置配备有线圈绕制工具。该线圈绕制工具具有用于引 导金属导体以便形成单层线圈的一部分的装置。线圈绕制工具安装成 绕第一旋转轴线而旋转,用于形成线圈的一部分。导体进给鼓轮承载 金属导体,并设计成将金属导体传递给线圈绕制工具以便成形。导体 进给鼓轮由夹具承载。
夹具安装成绕第二旋转轴线而旋转,用以使导体进给鼓轮也能够 绕第二轴线而旋转。线圈绕制工具的第一旋转轴线垂直于导体进给鼓 轮的第二旋转轴线,用以通过线圈绕制工具的旋转和导体进给鼓轮的 旋转来执行绕制。
由于本发明的装置,则有可能在利用最少量手工操作的单个连续 工序中形成线圈。
仅需要改变线圈形成工具的尺寸和形状,本发明的装置便可以用 于形成任何特定类型的单层线圈。
附图说明
在下文的描述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 发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装置在用于形成线圈第一侧的步骤1使用状态 的立视图,该步骤通过线圈绕制工具CWT绕第一旋转轴线RA1转 动而实现;
图2示出了本发明装置在用于形成离面端部绕组的第一部分 EW1的步骤2使用状态的立视图,该步骤通过进一步使线圈绕制工 具CWT绕第一旋转轴线RA1转动而实现;
图3至图5示出了本发明装置在用于形成离面端部绕组的第二部 分EW2的步骤3使用状态的立视图,该步骤通过使导体进给鼓轮 CFD经由夹具F绕第二旋转轴线RA2转动而实现;
图6示出了本发明装置在用于形成离面端部绕组的第三部分 EW3的步骤4使用状态的立视图,该步骤是通过线圈绕制工具CWT 绕第一旋转轴线RA1转动而实现且转动方向与图1中的相反;
图7示出了本发明装置在用于形成线圈第二侧的步骤5使用状态 的立视图,该步骤通过线圈绕制工具CWT绕第一旋转轴线RA1转 动而实现且转动方向与图1中的相同;
图8出了本发明装置在用于形成处于相对端部中的离面端部绕 组的第一部分的步骤6使用状态的立视图,该步骤通过进一步使线圈 绕制工具CWT绕第一旋转轴线RA1转动而实现且转动方向与上面 图4和图5中的相同;
图9至图11示出了本发明装置在用于形成相对端部的离面端部 绕组的第二部分的步骤7使用状态的立视图,该步骤通过使导体进给 鼓轮CFD经由夹具F绕第二旋转轴线RA2转动而实现且转动方向与 上面图3至图5中的相同;
图12示出了本发明装置在用于形成相对端部的离面端部绕组的 第三部分的步骤8使用状态的立视图,该步骤通过进一步使线圈绕制 工具CWT绕第一旋转轴线RA1转动而实现且转动方向与上面图7 中的相反;
图13示出了本发明装置在下一次绕制开始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00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