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0360.0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准宇;裴钟成;金会林;全柏均;姜锡训;郑进秀;赵秀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7;G02F1/1368;G02F1/1362;C09K19/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刘奕晴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要求于2008年11月27日提交的第10-2008-0118940号韩国专利 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LCD)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液晶显示器(LCD)作为一种类型的平板显示装置被广泛地使用。 LCD包括两个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面板之间的液晶层,通常,诸如像素电 极和共电极的场产生电极形成在所述两个显示面板上。在典型的LCD中,电 压被施加到场产生电极上以在液晶层上产生电场,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取向 由电场确定。因此,控制入射光的偏振,从而改变通过LCD的光的透射以显 示图像。
同时,通常在所述两个显示面板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取向层以使液晶层中 的液晶分子取向。如果没有电压被施加到场产生电极,则液晶层的液晶分子 通过取向层以预定方向取向。随着电压被施加到场产生电极,液晶层中的液 晶分子沿电场方向旋转。
发明内容
液晶显示器(LCD)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面对 第一基板;取向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其中,取 向层包括主取向材料、包含第一垂直官能团的垂直光取向材料;液晶层,设 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随取向层中的高度接近取向层的表面,垂直光 取向材料与主取向材料的摩尔浓度比可以增加。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垂直官能团可以设置在取向层内的从取向 层的表面到取向层的一定深度的范围内,所述一定深度对应于取向层厚度的 大约20%。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垂直光取向材料和主取向材料的重量比可以为 从大约5∶95至大约50∶50。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垂直光取向材料和主取向材料的重量比为从大 约10∶90至大约40∶60。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主取向材料可以包含浓度为大约5mol%或更低 的第二垂直官能团。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液晶的预倾斜角可以为大约80度到大约90度。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垂直光取向材料可以包含浓度为大约75mol% 或更高的酰亚胺基。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主取向材料可以包含浓度为大约50mol%至大 约80mol%的酰亚胺基。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垂直光取向材料可以包含具有第一侧链和第二 侧链的二胺类化合物。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垂直官能团可以包含从由C3-C10烷基和 C3-C10烷氧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的芳基及由C3-C10烷基和C3-C10烷氧基中的 至少一种取代的环己基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LCD还可以包括:第一信号线,设置在第一基 板上;第二信号线,设置为与第一信号线基本垂直;薄膜晶体管(TFT),连 接到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像素电极,连接到所述TFT;共电极,设置 在第二基板上。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电极可以包括彼此分开的第一子像素电极 和第二子像素电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子像素电极可以包括:第一电极部分,在 垂直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子像素电极的上方;第二电极部分,在垂直方向上设 置在第一子像素电极的下方;多个连接件,设置在第一子像素电极的左侧和 右侧并连接第一电极部分和第二电极部分。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液晶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且可以与第一基 板和第二基板基本垂直地取向。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制造LCD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将主取向材料和包含第一垂直官能团的垂直光取向材料的混合物涂 覆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上;通过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混合物 上来形成取向层;在取向层上设置液晶材料;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结 合。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至少两个方向上照射紫外线以形成多个 畴(multiple domain),在所述多个畴中,液晶材料在预倾斜方向上彼此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0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