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承件和挥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0889.2 | 申请日: | 200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智则;松本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M13/00 | 分类号: | A01M13/00;A01M1/20;A01N25/34;D04B1/22;D04B2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 挥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挥发体的支承件和包括支承件的挥发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非加热型的病虫害防治装置明显地正在取代传统的加热型装置,因为非加热型装置不需要进行加热,并适用于室内和室外作业。非加热型装置包括作为挥发体的挥发性病虫害防治物体,比如挥发性杀虫物体,挥发性病虫驱赶物体等挥发物体。
风扇型装置是一种非加热型装置。例如,日本专利JP-A No.7-236399公开的一种风扇型装置。在风扇型装置中,风扇将气流吹到支承件,使挥发体从支承件释放到大气中。支承件包括载体,比如波状纸板等。挥发体渗透到载体。
例如,日本专利JP-ANo.2001-200239公开了用于非加热型病虫害防治装置的支承件。该支承件用重叠的网来制造。网用加捻纱线制造,用来保持挥发体。
发明内容
但是,包括上面提到的支承件的病虫害防治装置不能在刚开始使用时具有足够的病虫害防治作用。因此,上面提到的支承件不能使挥发体具有足够的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承件,其可高效地使挥发体释放,使挥发体在开始阶段就具有足够的效率。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支承件的挥发装置。
通过重复实验,本发明的发明人已发现实现上述目的可通过使用特殊结构的三维织物作为载体来保持挥发体。
本发明的支承件的结构如下。支承件包括载体,其可保持挥发体。该载体包括三维的织物。三维的织物包括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和其间的连接纱线。所述连接纱线将所述第一织物层连接到所述第二织物层。至少一个织物层具有网状结构。多个连接纱线从第一织物层的接缝延伸到第二织物层的各个缝,使缝互相连接。挥发体渗透到载体或黏结到载体,使得挥发体可保持在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支承件,挥发体可高效地释放,使挥发体在开始阶段就有足够的效率。因此,支承件对于非加热型病虫害防治装置非常有用,尤其是对于风扇型装置。
本发明的挥发装置的结构如下。挥发装置包括本发明的支承件和可将气流吹到支承件的风扇。
根据本发明的挥发装置,在开始阶段挥发体就有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三维织物的第一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三维织物的第二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三维织物的第三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4是显示实验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网状织物”意味着具有许多开口的织物,比如网织物,薄纤维织物等。
本发明的支承件包括可保持挥发体的载体。载体包括三维织物。该三维织物包括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和其间的连接纱线。连接纱线将第一织物层连接到第二织物层。至少一个织物层具有网状结构。多个连接纱线从第一织物层的接缝延伸到第二织物层的各个缝,将缝互相连接。挥发体渗透到载体或黏结到载体,使得挥发体可保持在载体。
在本发明中,至少一个织物层要求是网状结构。两个织物层可以是相同的或是不同的网状织物层。
最好至少一个织物层具有至少两层的织物束。
要求有多个连接纱线从网状织物层的接缝延伸到另一织物层的各个缝,将缝互相连接起来。连接的缝最好不互相面对。延伸的连接纱线具有保持两个织物层之间距离的作用。因此,只要连接纱线能够保持两个织物层之间的距离,连接纱线就可倾斜设置,或呈十字形设置。
为了保持两个织物层之间的距离和能保持足够的挥发体,多个连接纱线最好从网状织物层的所有接缝延伸到另一织物层的各个缝,并互相连接各个缝。连接的缝不能互相面对。从提高载体强度的角度考虑,最好用单丝制成的纱线作为连接纱线。连接纱线可形成于两个织物层的环状缝。连接纱线可通过缝褶结构钩到两个织物层的缝上。
在连接纱线的数量是网状织物层的每个缝一个的情况下,存在着如下危险。即两个织物层之间的距离不能保持,支承件的效率不够高,因为保持的挥发体的数量不够。
图1、2、3分别显示了用作载体的三维织物的具体实施例。这些图是模型图。
在图1所示的载体1,两个连接纱线4从网状织物层2的所有缝延伸到网状织物层3的各个缝。通过两个连接纱线4,层2的各个缝连接到层3的各个缝。连接的缝不能互相面对。
在图2所示的载体11,两个连接纱线14从网状织物层12的所有缝延伸到织物层13的各个缝。层12的各个缝通过两个连接纱线14连接到层13的各个缝。连接的缝不能互相面对。网状织物层12由链状织物16a和插入纱线15a制成。织物层13用链状织物16b和插入纱线15b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08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