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1477.0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3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艾云;詹佳潢;刘怡;孟平一;钟哲顺;刘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21501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输入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兼具可折叠和可压缩式结构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由于其具有便携性的优势而变得越来越普及。而鼠标作为笔记本电脑的一个输入装置,由于其经常与使用者的手接触,其设计的结构是否合理对于使用者来说很重要。
图1为一已知鼠标的示意图。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鼠标1外形结构设计为圆拱形。然而由于圆拱形设计,使得鼠标1具有较大的体积,使用者在携带鼠标时会占去公文包较大的空间。如此降低了笔记本电脑的便携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按键单元以及膨胀部。第二壳体枢接于第一壳体。按键单元连接于第一壳体。膨胀部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当输入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同一平面。当输入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壳体覆盖于第一壳体,膨胀部被压缩。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输入装置为可折叠式和可压缩式结构,在收纳时可旋转收起,减少了输入装置占据的体积。同时,输入装置在使用时,膨胀部增加了使用者的手与输入装置的接触面积。输入装置在具有携带与收纳便利性的同时,亦具有强化操控性、改善舒适性以及减少疲劳产生的优点。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已知鼠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收纳时的作动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分解图。
图6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分解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输入装置2包括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按键单元23、膨胀部24以及控制单元25。于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2为鼠标。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2与按键单元23可分别枢接于第一壳体21的两侧。膨胀部24设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上。控制单元25设于第一壳体21内。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具有第一本体211、两个第一侧壁212以及一个第二侧壁213。两个第一侧壁212以及第二侧壁213分别连接于第一本体211的外侧。
于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侧壁212分别设于第一本体211相对的两侧。第二侧壁213连接两个第一侧壁212。两个第一侧壁212和第二侧壁213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容置空间,以容置部分的膨胀部24。两个第一侧壁212在远离第二侧壁213的一端分别具有一个第一通孔2121。第二侧壁213两端各具有一个第二通孔2131。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2具有第二本体221、第一连接部222、第三侧壁223以及第一转轴224。第一连接部222与第三侧壁223分别连接于第二本体221相对的两侧。第一转轴224设于第三侧壁223上。第二壳体22通过第一转轴224与第一通孔2121的相互配合而枢接于第一壳体21。第一连接部222可为卡勾。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按键单元23具有第三本体231、两个第二转轴232以及第二连接部233。
于本实施例中,第三本体231包括多个按键2311和输入控制电路2312。多个按键2311分别为左键、滚动条按键以及右键。滚动条按键可为触控式按键,设于左键和右键的中间。输入控制电路2312电性连接多个按键2311。输入控制电路2312侦测多个按键2311的作动,从而产生不同的输入信号。本发明对多个按键2311的数量、位置及形式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滚动条按键还可为滚轮式。
于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转轴232分别设置于第三本体231的相对两侧,并突出于第三本体231。按键单元23可通过第二转轴232与第二通孔2131的相互配合而枢接于第一壳体21。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1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