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利尿通淋的中药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1972.1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罗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 | 分类号: | A61K36/80;A61P11/10;A61P11/14;A6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清热 润肺 止咳 化痰 利尿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利尿通淋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肺痨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肺结核病,属于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吐痰、痰中带血、潮热、盗汗、消瘦,严重的可合并全身其他脏器的结核以及骨结核,甚至可以危急患者的生命。而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女性,主要表现为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重者可出现下肢浮肿,严重影响着妇女的日常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在人们生活观念发生改变的今天,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结核病在解放后已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改革开放以来,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目前,西医治疗结核病,泌尿系感染以抗炎为主,但只有采用针对病原体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近些年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出现,抗生素的使用剂量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的是药物的副作用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而患者的花费也随之增加。中医在治疗上结核病,泌尿系感染的很多,但疗效都不够理想。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8册WS3-B-3485-98项下“勒马回片”是一种纯中药制剂,该药经多年临床应用,在治疗结核病,泌尿系感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在临床的应用当中我们发现其疗效还不够理想,存在治愈率低,易复发,且易吸潮变质等不可忽视的缺点。
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结合大量的临床药效学研究,我们在原来勒马回片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发现将原来工艺的水提改成50%乙醇回流后,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显著提高,其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显著提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体制剂;最佳的剂型为胶囊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利尿通淋的中药制备方法
中医理论:肺痨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感染痨虫,一为正气虚弱。痨虫和正气虚弱两种病因,可以相互为因。痨虫传染是发病不可缺少的外因,正虚是发病的基础,是痨虫入侵和引起发病的主要内因。1、感染痨虫早在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已认识到本病属于慢性传染性消耗性疾病,其传染力很强,甚至可以灭门。古人所称的痨虫即今日所见的结核杆菌。痨虫传染是形成本病的唯一因素,因直接接触本病患者,痨虫侵入人体而发病。这种感性认识,已为近百年来的发现所证实。2、正气虚弱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或病后失养或营养不良,均可导致气血不足,正气虚弱,成为痨虫入侵引起发病的主要内因。痨虫感染和正气虚弱两种病因,可以互为因果。痨虫是发病的原因,正虚是发病的基础,正气旺盛,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正气不足,则感染后易于致病。同时,病情的轻重与内在正气的强弱也有重要关系。另一方面,外因感染既是耗伤人体气血的直接原因,同时又是反映病变发生发展规律,区别于它病的特殊因素。而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属于祖国医学“热淋”“淋秘”“淋病”范畴,其主要病机是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现将其病因病机简述如下:(一)、膀胱湿热: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发而为淋。(二)、脾肾亏虚久淋未愈,湿热耗伤正气,或年老、久病体弱,以及劳累过度,房室不节,均可导致脾肾亏虚。脾虚则中气下陷,肾虚则下元不固,因而小便淋沥不已。(三)、肝郁气滞:恼怒伤肝,气滞不宣,气郁化火,或气火郁于下焦,影响膀胱的气化,则少腹作胀,小便艰涩而痛,余沥不尽,而发淋证。
本药适用热邪较盛的肺结核及泌尿系感染,功能为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利尿通淋,所用水蔓菁为玄参科植物水蔓菁的干燥全草。别名蜈蚣草、斩龙剑(山东)、追风草(河北)、一支香、细叶婆婆纳(江苏)。该植物广布于甘肃至云南以东、陕西、山西和河北以南各省区,为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其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支气管炎,肺脓疡,急性肾炎,尿路感染,疖肿等,故由其制成的制剂一样具有上述功效。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中药制备方法是以水蔓菁(勒马回)原料按常规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剂;取水蔓菁(勒马回)2000g,加50%乙醇加热回流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每次回流1小时,分别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滤液减压浓缩(-0.08MPa,80℃)成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继续减压干燥(-0.08MPa,60℃)成干浸膏。取干浸膏200g,加适量辅料,混匀,制成本发明胶囊剂、颗粒剂、片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1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养血益气、调经温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中草药抗菌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