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安全带预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2108.3 | 申请日: | 2009-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9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卜昶圭;孔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三松 |
主分类号: | B60R22/46 | 分类号: | B60R2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安全带 预紧器 | ||
有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8年8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 10-2008-0085442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文在此并入以供所有目的的参 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安全带预紧器,其能够在碰撞的情况下迅 速将座椅安全带拉动一段长度以拉紧环绕车辆乘坐者的座椅安全带, 从而限制并且保护车辆乘坐者。
背景技术
在碰撞的情况下,在座椅安全带通过收缩装置被锁紧前,车辆 乘坐者会向前移动很大的距离。座椅安全带预紧器用于拉紧座椅安全 带,并且在车辆乘坐者开始向前移动前保护车辆乘坐者。
参考图1,当从扣舌110的角度观察时,座椅安全带100总体 上分为上部安全带部分100A和下部安全带部分100B。上部安全带部 分100A从车辆乘坐者的肩部对角地延伸而跨过躯干到腰部,而下部安 全带部分100B横向地延伸而跨过臀部以限制车辆乘坐者的腰部。在图 1中显示的传统的座椅安全带预紧器200安装在邻近带扣300处。座椅 安全带预紧器200通过扣舌110和带扣300之间的接合而连接到下部 安全带部分100B,以减小碰撞情况下车辆乘坐者的腰部的移动。
图1中所显示的座椅安全带预紧器200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 布文件No.2003-146184中被公开。座椅安全带预紧器200具有这样的 结构:位于气缸210内的活塞(未示出)通过金属丝220与带扣300连接, 并且气体发生器240布置在气缸210的前方(沿面向带扣300的方向)。 当活塞被气体发生器240产生的推进气体向后推动时,金属丝220拉 动带扣300并且拉紧下部安全带部分100B。气体发生器240被以相对 于气缸210垂直地突出的方式安装,从而避免与金属丝220干涉。在 图1中,未解释的附图标记230、241、400和500分别表示外壳、封 闭盖、收缩装置和中间支柱。
传统的座椅安全带预紧器具有缺点,即由于气体发生器240布 置在气缸210的前方,所以设置气体发生器240的区域变得结构复杂, 零件的数目增加并且组装的简易性被破坏。而且,垂直突出的气体发 生器240与周围的零件例如车身干涉,从而成为妨碍预紧器体积减小 的一个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涉及提供一种座椅安全带预紧器,其中气体 发生器布置在气缸的后面而与其成一条直线,从而使预紧器的体积减 小和结构简化成为可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座椅安全带预紧器装置可以包括:气 缸;活塞,该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内;气体发生器,该气体 发生器安装在所述气缸的后端部分,并且构造成供给推进气体到所述 活塞以使活塞沿向前的方向移动;第一方向转换单元,该第一方向转 换单元设置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和所述活塞之间并且连接到所述气缸; 联结部件,该联结部件用于联结座椅安全带和所述活塞,其中所述联 结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方向转换单元接合,从而在所述活塞沿向 前的方向移动时改变联结部件的移动方向;以及向后移动限制部件, 该向后移动限制部件构造为在所述活塞由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推进气体 沿向前的方向移动时限制活塞的向后移动。
所述座椅安全带预紧器装置还可以包括导向部件,该导向部件 安装在所述气缸内以容置所述联结部件的一部分,并且在活塞沿向前 的方向移动时引导联结部件的移动方向。
座椅安全带预紧器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方向转换单元,该第二 方向转换单元安装在连接到所述气缸的前端部分的支架上,并且所述 联结部件的其它部分与所述第二方向转换单元接合从而改变联结部件 的移动方向。
所述第二方向转换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滑轮,该滑轮可旋转 地联结到所述支架,并且所述滑轮容置所述联结部件的其它部分以改 变联结部件的移动方向。
所述第一方向转换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滑轮,该滑轮可旋转 地联结到所述气缸,并且所述滑轮容置所述联结部件的一部分以改变 联结部件的移动方向,其中所述联结部件是金属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三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三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2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晶圆金属基材保护液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