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2307.4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筱原克巳;神田智道;黑濑英之;菊地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B9/02 | 分类号: | B29B9/02;B29B9/06;C08G69/26;B65G65/32;B65G53/04;B65G5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树脂 颗粒 制造 方法 以及 装置 | ||
1.一种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对保持有熔融状态的 热塑性树脂的槽内进行加压,将该树脂排出,并进行固化以及细切而得到颗 粒,然后通过利用气体流体进行加压输送的方法或者减压吸引的方法,使该 颗粒通过配管而转移到贮藏容器中,其特征在于,以转移颗粒的配管的入口 和出口的压力差的变动幅度为10%以内的方式来控制所述槽内的压力,以调 节树脂的排出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将细切 的颗粒在除去长带状漏切物后转移到贮藏容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其中,排出的 热塑性树脂的熔融粘度为60Pa·s以上500Pa·s以下,且满足下述式(1) 以及(2),
30<A×B<500 (1)
0.2<C<0.8 (2)
A:保持热塑性树脂的槽的下部模孔的每1孔的热塑性树脂的排出速度, 单位为kg/min,
B:热塑性树脂的熔融粘度,单位为Pa·s,
C:热塑性树脂颗粒的截面长径/模孔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将热塑 性树脂从槽下部以线状排出,冷却后通过造粒机进行固化以及细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造 粒机的刀具的转速以及挤出速度的变动幅度均在5%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得到的 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形状是细切截面为椭圆形的圆筒形,颗粒的截面长径与颗 粒的长度之比为0.7-1.3,且颗粒的长度为2.0-4.0mm,同一批次制造的颗粒 中的尺寸变动幅度为平均尺寸的±10%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 塑性树脂为聚酰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聚 酰胺的原料二胺成分的70摩尔%以上为苯二甲胺和/或双(氨甲基)环己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 塑性树脂是在分批式的聚合物聚合反应装置中制造得到的。
10.一种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装置,该装置具有:内压可控的分批式 聚合槽、将从该聚合槽排出的线状热塑性树脂细切而得到颗粒的造粒机、通 过利用气体流体进行加压输送的方法或者减压吸引的方法而将该颗粒转移 到贮藏容器的配管、测定该配管的入口和出口的压力变动的单元、以及根据 该压力变动来控制该分批式聚合槽的内压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批式 聚合槽的内压根据转移配管中的压力损失来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颗粒的制造装置,其中,在所 述造粒机的出口与所述转移配管之间具备将长带状漏切物除去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23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光用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亮度铝颜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