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介质层的单银隔热膜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2373.1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5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生;童洪辉;戴彬;赵军;刘维;王珂;王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15/04;B32B27/06;B32B27/36;B32B7/02;B60J3/00;C23C14/35;C23C14/08;C23C14/1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6100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介质 隔热 | ||
1.一种基于电介质层的单银隔热膜,其特征在于:PET基材(1)上依次镀制有电介质层(2)、银层(3)、保护层(4)、电介质层(5),所述的PET基材(1)是厚度为23~36μ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电介质层(2)是厚度为20~40nm的二氧化钛,银层(3)是厚度为10~15nm的银,保护层(4)是厚度为1~4nm的钛,电介质层(5)是厚度为20~40nm的二氧化钛。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介质层的单银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层(3)、保护层(4)均采用中频孪生靶反应磁控溅射方法镀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介质层的单银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介质层(2、5)均采用PEM控制的中频孪生靶反应磁控溅射方法镀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23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