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电池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3037.9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4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岳文祥;包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旺德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6/00 | 分类号: | H01M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池模块,尤指一种用水及碳物质与至少一组正、负极片产生电力的一种水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使得各种电子产品之种类及应用得以快速成长。而电源是各种电子产品运作的基本要件之一,亦足以影响整个电子产品的运作及效能。其中,电池是一种普遍的电源供应组件。
一般电池可分为两种类型:抛弃式和充电式。其中抛弃式电池的设计上运用了无法逆转的化学反应,而且电池内装的是有毒的化学用品,因此一般抛弃式电池的设计上是密闭的,而当电池没电时就丢掉。
由于废弃内含有毒化学用品的电池需经过特别处理,因此费时费力,而且处理不当时还有环保污染的考虑,因此现在有些电池内装的是一般无害的物质,像是水与活性碳,利用两者产生的化学反应来供电。
然而,所述公知的无害物质电池常具有以下问题:
第一、运用一般无害的物质所产生化学反应供电之供电量非常微弱,只适合运用在微电量电子产品。
第二、当电池内的物质起化学反应被消耗完后,没有简易的方式补充或替换所述无害物质,无法彻底发挥使用无害物质电池所能达成的环保功效。
第三、若使用活性碳作为原料,需先由一般碳物质提炼而成,如需补充或替换时,材料的取得较为费时费力。
因此,为了能更加彻底地发挥无害物质电池的效用,提升其取代使用公知有毒物质电池的可能性,应提供一种电池模块以便有效解决上述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电池模块,以提高正负极材质与水及碳物质进行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供电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提供一种水电池模块,该模块中包括:多个正极片;多个负极片,每一负极片分别与每一正极片交错堆栈排列;一碳物质,填充在每一正极片与每一负极片之间,并阻隔正极片与负极片的接触;以及一壳体,将多个正极片、多个负极片与碳物质封装在内,并且在壳体内注入水,藉此让壳体内的水、碳物质与正、负极片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力;并使水电池模块随着正、负极片堆栈排列的层次增加而提高可供应的电流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再提供另一种水电池模块,包括:一正极片;一负极片,其与正极片并排且卷绕成涡状;一碳物质,填充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并阻隔正极片与负极片接触;及一壳体,将正极片、负极片及碳物质封装在内,并在壳体内注入水;藉此,使该水电池模块产生的电流量与正、负极片卷绕的数量成正比。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所提供的水电池模块,可达到以下功效: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水电池模块系将正极片与负极片交错堆栈排列,极片交错堆栈的层次越多时,电流量越高,总和而产生的电力越大,较公知仅有单一组正负极片的电池所能产生的电力更高,进而适合运用在需电量较大的电子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水电池模块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水电池模块实施例的极片排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水电池模块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方形电池极片交错排列);
图4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水电池模块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钮扣电池);
图5A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水电池模块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圆形电池);
图5B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水电池模块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圆形电池);及
图6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水电池模块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方形电池极片卷绕)。
符号说明
1,1a~d水电池 10,10a~d正极片
11a~b正极片基片 12,12a~d负极片
13a~b负极片基片 14水
16碳物质 18,18a~d壳体
180补水盖 182上盖
184下座 186封口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以交错堆栈排列的正、负极片与水及碳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用以产生电力,达到电池环保无害、且能随排列的层次数量提升电流量的效果。为了提供更详尽的说明与解释,以下将提供实施例配合示意图进行解说,以便更为明确而清楚地揭露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及手段。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水电池模块实施例的方块图,水电池1包括至少一正极片10、至少一负极片12、水14、一碳物质16及一壳体18,壳体18还包括一补水盖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旺德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旺德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