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3132.9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7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F16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枢接式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电子装置,例如是笔记型计算机,其屏幕打开方式皆是由手动打开,且大多需要双手开启,一手固定住主机,另一手向上拉开屏幕。如果只用单手开启,大多数屏幕与主机的枢轴的阻力会大于笔记型计算机的重量,整台笔记型计算机会翘起来,使屏幕与主机无法呈开启状态。
然而,很多场合不适合使用双手开启笔记型计算机。例如,一手拿着饮料或笔的情况下,还要环视桌面先找寻放置饮料或笔的空间,然后在放下饮料或笔后才能使用双手开启笔记型计算机。
并且,每次开启笔记型计算机时,屏幕相对主机的开启角度也都不同,每次都需要手动微调,也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在单手轻轻触发电子装置的开启开关后,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便自动开启至相对第一机体定位于一预设角度的位置。如此,不须双手操作就能开启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与第一机体,相当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机体、一枢轴、一第二机体及一弹性组件。枢轴具有一第一凹口,该第一凹口具有一第一内壁面。第二机体通过枢轴与第一机体枢接。第二机体包括一凸块,其用以抵靠第一内壁面。弹性组件连接枢轴与第二机体,当第二机体相对第一机体转动时,弹性组件提供一弹性回复力而带动凸块抵靠于内壁面。其中,当凸块抵靠第一内壁面时,第二机体相对第一机体定位于第一预设角度。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本发明所揭露的电子装置,在触发电子装置的开启开关后,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便自动开启。如此,不须双手操作就能开启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与第一机体,相当方便。此外,亦不需特别调整第二机体与第一机体之间的角度,当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开启后,第二机体自动转动至与第一机体之间夹一预设角度的位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沿着方向2-2’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的枢轴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电子装置沿着方向5-5’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4的电子装置沿着方向6-6’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6的枢轴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夹第二预设角度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沿着方向V1观看到的第一枢接部示意图;
图10为图4的电子装置的闭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200、232:电子装置
102、208、248:第一机体
104、204、302:枢轴
106、240:第二机体
108、202:第一凹口
110:凸块
112、216:第一内壁面
114:开启开关
118、242:第二枢接部
122:侧面
124:上表面
126:弹性组件
206:第二凹口
210:第一枢接部
212:第一滑动部
214:第二滑动部
218:第二内壁面
220:第一贯穿孔
222、246:贯穿部
224:外表面
226:第一推动部
228:第一卡合部
230:第二卡合部
234:第三卡合部
236:内表面
238:外表面
244:第二推动部
A1、A2:第一预设角度
A3:第二预设角度
D1:滑动路径
L:距离
V1: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在单手轻轻触发电子装置的开启开关后,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便自动开启至相对第一机体定位于一预设角度的位置。如此,不须双手操作就能开启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与第一机体,相当方便。
以下提出几组较佳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的说明,然而此些实施例所提出的内容,仅为举例说明之用,而绘制的图式为配合说明,并非作为限缩本发明保护范围之用。再者,实施例的图示亦省略不必要的组件,以利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