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输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3203.5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强;张晶;王玉玮;夏春华;张华兰;吴瞳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杰 |
地址: | 100070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式输渣 设备 | ||
1.一种干式输渣设备,包括炉渣承载箱体,设于所述炉渣承载箱体内的炉 渣输送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炉渣输送装置和所述炉渣承载箱体底部之间 的细灰清除装置;所述炉渣承载箱体由炉渣收集段和炉渣提升段组成,所 述炉渣提升段和所述炉渣收集段相连且位于所述炉渣收集段的上方,在 所述炉渣提升段与所述炉渣收集段相连一端对应的另一端设有出渣口;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渣收集段的两端中的至少任意一端设置细灰出口, 所述细灰清除装置向所述至少一个细灰出口方向带动细灰运动,将细灰 从所述细灰出口排出所述炉渣承载箱体,而不再需要经提升段后才可以 将细灰排出,避免了所述细灰在排出的过程中在所述炉渣提升段的残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输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输渣设备 还包括配仓,所述配仓与所述细灰出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输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输渣设备 还包括一个一端设有与所述配仓相连通的灰渣出口,而另一端通过所述 细灰出口与所述炉渣收集段相连通的延伸箱体,所述细灰清除装置源起 所述炉渣收集段,经过所述细灰出口,延伸至所述灰渣出口处,且向所述 灰渣出口方向带动灰渣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式输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输渣设备又 包括一个细灰输送装置,所述配仓通过所述细灰输送装置与所述灰渣出 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输渣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细灰出口处与 所述配仓之间设置一个缓存仓,所述缓存仓与所述配仓之间通过输灰管 和气压连通装置相连通,所述气压连通装置保证所述缓存仓内部空气与 所述配仓内部空气的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式输渣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灰渣出口处与 所述配仓之间设置一个缓存仓,所述缓存仓与所述配仓之间通过输灰管 和气压连通装置相连通,所述气压连通装置保证所述缓存仓内部空气与 所述配仓内部空气的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干式输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灰管内部 设置有管道阻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干式输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输 渣设备还包括一个负压发生装置和一个竖直设置的"⊥"型三通管道,所 述三通管道设置于所述配仓下方,所述三通管道的竖直管道与所述配仓 底部相连通,所述三通管道的其它两端口的其中一个端口与大气连通, 另一个端口通过负压发生装置和储渣仓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干式输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输 渣设备还包括一个正压发生装置和一个竖直设置的"⊥"型三通管道,所 述三通管道设置于所述配仓下方,所述三通管道的竖直管道与所述配仓 底部相连通,所述三通管道的交汇处与所述配仓间的竖直管道上设置有 管道阻隔装置,所述三通管道的其它两端口分别与所述正压发生装置和 储渣仓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干式输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渣提 升段的承载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33度,所述炉渣输送装置为设置有炉 渣挡板的带式输送机。
11.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干式输渣设备的细灰清除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细灰清除装置通过向所述细灰出口方向运动,将落于所述炉渣收 集段上的炉渣细灰从所述细灰出口处排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干式输渣设备的细灰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细灰清除装置通过向所述灰渣出口方向运动,将从所述细灰出口处排出 的所述炉渣细灰从所述灰渣出口处排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干式输渣设备的细灰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 述灰渣出口处被排出的所述炉渣细灰,通过所述细灰输送装置输送排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干式输渣设备的细灰清除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 述细灰输送装置被输送排出的所述炉渣细灰被排入配仓,并通过负压发 生装置将所述细灰吸入储渣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2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总成性能匹配试验台架
- 下一篇:LED二次反射配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