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3874.1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再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再发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8/04;C04B14/02;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刚 |
地址: | 3627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骨料 透水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和环保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 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陶瓷易碎且难以修复的特性,在工业生产以及日常使用中 均会产生大量的陶瓷废料。
为解决废弃陶瓷的循环利用问题,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掺有废 陶瓷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水泥原料中废陶瓷含量 为10-35%,且制备过程中需要首先将含有废陶瓷的混合材料烘干 或晒干,然后对其进行破碎,并控制粒度小于30mm,最后进行粉 磨。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对陶瓷废料循环 利用的效率较低,且实施过程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全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能够解决相关技 术中对陶瓷废料的循环利用实施过程较复杂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全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包 括骨料、水泥和水,该骨料全部为陶瓷骨料。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全陶瓷骨料透 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工业生产的陶瓷废料破碎 筛分处理为陶瓷粒料;对所述陶瓷粒料进行表面处理,制成陶瓷骨 料;将预定配比的水泥、水和陶瓷骨料拌制成全陶瓷骨料透水混凝 土。
因为全部采用陶瓷作为透水混凝土的骨料,所以克服了相关技 术中对陶瓷废料的循环利用实施过程较复杂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高 效、简单地对陶瓷废料实施循环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 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 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 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其 包含骨料、水泥和水,该骨料全部为陶瓷骨料。
上述实施例中透水混凝土的骨料全部采用陶瓷骨料,使得对陶 瓷废料循环利用成为可能,克服了相关技术中对陶瓷废料循环利用 的效率较低,且实施过程较复杂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对陶瓷废料实 施高效、简单的无害化循环利用。
另外,本实施例的全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大量采用陶瓷废料作 为透水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实现了对陶瓷废料的资源化利用,降低 了透水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优选地,将工业生产的陶瓷废料进行破碎筛分处理为粒径为 5-10mm和10-20mm,容重为1300kg/m3的陶瓷粒料,再将陶瓷粒 料进行表面处理,制成陶瓷骨料。其中破碎过程可采用复合破碎设 备。
受破碎工艺影响,釉面玻璃质与坯体由于应力差会造成惊釉及 炸釉,使陶瓷粒料玻璃质层形成裂纹或脱坯,减小粒料的抛光面, 可基本消除玻璃质憎水和难以与水泥胶凝材料溶融问题。
优选地,表面处理包括与无机粘合材料混合,该无机粘合材料 的组分含量为:松香30.0g,氢氧化钠溶液60.0g和氧化锌80.0g。
本实施例中对取自陶瓷厂的陶瓷废料进行表面处理,例如反玻 化抛光,或封釉保护,以减小抛光面和釉面的表面积,大大增加了 陶瓷粒料的糙率,使之与全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形成 足够的握裹力,以实现骨料的功能。
优选地,水泥为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级普通硅 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较高,可满足全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要 求。
优选地,全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各组分含量为:900kg粒径 为5-10mm的陶瓷骨料,400kg粒径为10-20mm的陶瓷骨料,用量 为350-380kg/m3的水泥,与上述水泥满足0.3w/c水灰比的水,其中 无机粘合材料的含量为2%。
本实施例中的全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采用上述组分含量,以实 现较高的强度以及良好的透水性能。由于陶瓷废料的空洞较多,部 分水泥会渗入陶瓷骨料内部,再加上采用无砂透水性结构,需要增 加包裹骨料的水泥的厚度,所以用量比普通砂石骨料多了大约3%, 一般保证其用量为350-380kg。此外,水灰比为0.3w/c,可使得全 陶瓷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达到较好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再发,未经董再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蜂窝陶瓷体
- 下一篇:一种光催化处理工业废水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