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苄嘧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3910.4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顾小红;汤凯洁;汤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0/14;C08F212/08;C08F226/06;C08F220/56;C08F220/28;C08F222/14;C08F212/36;C08J9/26;G01N30/02;G01N30/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世静 |
地址: | 21412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苄嘧磺隆 分子 印迹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涉及苄嘧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磺酰脲除草剂自1978年,由美国杜邦公司Levitt博士开发了第一个品种---氯磺隆以来,于80年代开始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由于其具有高效性、广谱性、低毒性等优点,随后经过对氯磺隆结构进行改造后,现已发明了30多个品种,我国常用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有21个品种,已成为水稻、玉米、大豆、油菜、麦类及草坪、林地、非耕地和部分旱地作物杂草防治的当家品种。对水稻和旱地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看麦娘、稗草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随着该类除草剂使用量及使用范围的不断加大,其在农作物中的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另外,由于发达国家设置进口贸易技术壁垒措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已制定了多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食品、饲料中的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s)。如美国2007年4月16日和24日,分别拟定了苯磺隆和噻吩磺隆在大田玉米草料、大田玉米谷粒、大田玉米秣草、稻谷粒、稻杆、高粱谷草料、高粱谷粒、高粱谷秣草、大豆种子和葵花种子等MRLs为0.05mg/kg。氯吡嘧磺隆在紫花苜蓿草料的MRLs为1.0mg/kg;紫花苜蓿干草的MRLs为2.0mg/kg。日本也于2006年5月29日实施了肯定列表制度,其中对苯磺隆、甲磺隆、苄嘧磺隆、咪唑磺隆、氯嘧磺隆等在不同农作物中制定了相应的MRLs。而我国在2005年国标中仅制定了苄嘧磺隆的残留限量标准,并没有制定检验方法。我国2007年10月16日实施了进出口粮谷中咪唑磺隆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法行业标准。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由于对目标物具有特异识别性,在痕量分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是一种新兴的分子识别技术,是指模拟自然界所存在的分子识别作用机理如酶与底物、抗体与抗原等特异性识别相互作用,以目标分子为模板合成具有特殊分子识别功能的高分子聚合物的一种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s MIP)具有构效预定性、选择识别性和广泛实用性。构效预定性使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制备不同的MIP,以满足不同研究所需;选择识别性是指MIP的合成是根据印迹分子“度身量制”的,具有预定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能选择性地与印迹分子结合;其广泛实用性表现在它具有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如耐酸、耐碱和耐高温,而且MIP制备简单,成本低,因此MIP被广泛使用在模拟酶催化,手性药物分离、化学传感器、生物制药、药物传递和固相萃取等领域。
由于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除草剂的分子印迹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课题,目前文献报道有关磺酰脲类除草剂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仅有甲磺隆、单嘧磺隆等。王宁等人(王宁等,2004年)研究了以单嘧磺隆为印迹分子的印迹聚合物,并以该印迹聚合物制备固相萃取柱研究了对加标土壤样品的萃取效果;Xiangjun Liu等人(Xiangjun Liu et al,2007年)研究了以甲磺隆为印迹分子通过一步溶胀法制备了球形印迹聚合物,进行水中甲磺隆的富集,检测限为ng/mL;Qing-Zhi Zhu等人(Qing-ZhiZhu et al,2002年)研究了甲磺隆的分子印迹技术,探讨了不同的功能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对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的影响;J.Bastide等人(J.Bastide etal,2005年)采用了本体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甲磺隆与4-乙烯吡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用该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富集水中的甲磺隆及其类似物,检测限达μg·L-1。由于现有方法中使用非特异性C18柱、硅胶柱、硅酸镁柱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富集和净化效果还不能满足要求,而且在现有技术中预处理中的净化和富集步骤繁杂,需要反复液-液分配和多柱净化处理,效率不高。因此,本发明人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终于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苄嘧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所述苄嘧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样品中含痕量磺酰脲类除草剂样品预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苄嘧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分析方法在分析磺酰脲类除草剂中的用途。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双筒秸秆固化燃料成型机
- 下一篇:多功能水泥混凝土减缩抗裂养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