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木纹理的板材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3925.0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建华 |
主分类号: | E04F13/08 | 分类号: | E04F13/08;B28B1/16;B28C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纹理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领域中的一种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可作为室内外装饰墙板,顶棚饰面板的仿木纹理板材。
背景技术
木材作为天然资源,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物质,目前由于大量木材的使用,导致森林面积迅速减少,使木材日渐成为昂贵材料,但由于木材材质特性,以及长久以来深受世人喜爱的质感,难以用其他材料替代,因此木材的需求量至今仍未减少。
木质板材的缺点是不耐磨、不防火、易腐烂、易虫蛀、价格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耐磨耐腐蚀、成本低的板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木纹理的板材,经如下步骤制备:(1)制作模具,使模具内底面具有仿木纹凹痕部;(2)将水泥58~65%、沙26~36%、合成氧化钛6~9%和适量水的混合物料均匀刷涂到模具凸出部形成纹理层;(3)将水泥55~62%、沙26~37%、合成氧化钛8~12%和适量水的混合物料均匀喷涂到模具内底面形成板材的第一基材层,所述纹理层与第一基材层具有色差;(4)随即将水泥42~45%、沙42~47%、玻璃纤维材料3~5%、合成氧化钛8~10%和适量水的混合物料均匀填充到模具内,形成第二基材层;(5)物料凝固成型后纹理层和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粘合在一起形成本发明板材成品。
所述板材成品的表面喷有环氧树脂地坪漆。
所述板材的厚度为5~8mm。
与现有板材相比,本发明板材较薄,现有板材的厚度一般在12mm~25mm,且本发明板材的强度高,原因是加入了耐碱水分散型玻璃纤维材料;本发明板材仿木纹理逼真,其表面的环氧地坪层使本发明板材弥补了传统板材不耐磨的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仿木纹理的板材,经如下步骤制备:(1)制作模具:可将一块天然木材修为规格为长2000mm、宽1000mm和高为5mm的木板,对木板进行加工使木板的木纹凸出于木板表面,将加工后的木板放在桌面上,沿木板用钢材铸一个比木板四周宽50mm、上表面高5mm的四方框,将专用模具胶倒入框内灌注,8~12小时后模具胶成型,取出木板,使模具内底面具有仿木纹凹痕部;(2)将水泥58%、沙36%、合成氧化钛6%和适量水的混合物料均匀刷涂到模具凸出部形成纹理层;(3)将水泥55%、沙37%、合成氧化钛8%和适量水的混合物料均匀喷涂到模具内底面形成板材的第一基材层,所述纹理层与第一基材层具有色差;(4)随即将水泥42%、沙47%、玻璃纤维材料3%、合成氧化钛8%和适量水的混合物料均匀填充到模具内,形成第二基材层;(5)板材成型:模具在25℃恒温房内自养3.5~4.5小时,再经过35℃水蒸气房1~2小时的蒸养,最后经过75℃高温烘烤,模具内的纹理层和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粘合在一起形成本发明板材成品,将板材成品干燥到含水率小于3%,并在其表面喷涂环氧树脂地坪漆,自然干燥,即形成本发明5~8mm的薄板材;模具可循环使用。
实施例2
一种仿木纹理的板材,经如下步骤制备:(1)制备模具的方法同实施例1,也可不用制备模具重复使用以前的模具;(2)将水泥65%、沙26%、合成氧化钛9%和适量水的混合物料均匀刷涂到模具凸出部形成纹理层;(3)将水泥62%、沙26%、合成氧化钛12%和适量水的混合物料均匀喷涂到模具内底面形成板材的第一基材层,所述纹理层与第一基材层具有色差;(4)随即将水泥45%、沙42%、玻璃纤维材料5%、合成氧化钛8%和适量水的混合物料均匀填充到模具内,形成第二基材层;(5)板材成型的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仿木纹理的板材,经如下步骤制备:(1)制备模具的方法同实施例1,也可以不用制备模具重复使用以前的模具;(2)将水泥63%、沙30%、合成氧化钛7%和适量水的混合物料均匀刷涂到模具凸出部形成纹理层;(3)将水泥60%、沙29%、合成氧化钛11%和适量水的混合物料均匀喷涂到模具内底面形成板材的第一基材层,所述纹理层与第一基材层具有色差;(4)随即将水泥44%、沙45%、玻璃纤维材料3%、合成氧化钛8%和适量水的混合物料均匀填充到模具内,形成第二基材层;(5)板材成型的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建华,未经袁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3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型承力式模板桁架
- 下一篇:直立锁缝屋面板抗风性能增强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