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溶肾结石的口服液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4779.3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敬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敬龙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P13/04;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300安徽省五***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溶 肾结石 口服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速溶肾结石的口服液。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治疗肾结石的冲剂,它们认为肾结石形成的病因为:湿热蕴结下焦,使尿中杂质凝结而成,其主要组成为:肉桂,白术,猪苓,茯苓,泽泻,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等。但在实际使用时,在排石的过程中病人痛苦不堪,而且半数左右的患者无明显疗效,究其原因在于论述的肾结石病因不恰当,治疗的效果自然就不会理想;单纯利水排石更损耗已经被内火所耗的气阴,因此,半数的肾结石患者服用类似药物无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排石过程中病人痛苦不堪、疗效较差的缺点,提出的一种速溶肾结石的口服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速溶肾结石的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的药材:肉桂3-10,白术6-15,猪苓6-15,茯苓6-30,泽泻6-15,金钱草20-60,海金沙6-15,冬葵子6-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的药材:生石膏3-30,知母6-15,连翘5-10,人参6-12,黄芪15-60,山萸肉10-30,生地15-30,生甘草5-10。
将方中的草药剂量扩大100倍,加水约80000ml,煎取约16000ml,将生石膏研细粉混匀于煎出液中,分装成100ml每瓶,根据口干、口苦、大便情况调整口服的剂量,患者口干苦明显、大便干结内火症状显著者,每两小时口服煎出液50-100ml;患者口干苦明显、大便干结内火症状不显著者,每日两次,每次50-100ml。
究其原因,肾结石起因是病毒所引起的感冒,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化热(俗称内火)而损耗人体的气阴。人体的气阴虚损所造成的肾结石的原理犹如釜底急或慢火煎熬,釜内结垢。本发明在清火和滋阴益气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水排石的中药,治疗效果甚好,在临床实验中,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300例,治愈率达100%,且患者在排石的过程无明显痛苦。
在本发明中,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生山药,是取白虎汤之意,以清阴明(脏腑)之火,加连翘以散肌肤之火,加人参黄芪以补气,加生地以滋阴清热,加山萸肉以敛气滋阴,加山药健补脾肾,且山药之粘腻,再加上缓以甘草,以留药常在上焦,速愈病毒所致之感冒,生石膏研细粉冲服之原因是生石膏在水中微溶,口服1g相当于10g的煎剂的效果,有上述药物的清火、滋阴益气,以保障人体充足的气阴,五苓散加海金沙金钱草冬葵子,自能发挥其利水排石之功效,而无伤阴耗气之虑。方中清火的生石膏、连翘、知母当为君,滋阴益气的人参、黄芪、山萸肉、山药、生地当为臣,利水排石的五苓散加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当为佐,粘腻之山药、调和诸药之甘草当为使。方中生石膏为含2个结晶水的硫酸钙,一般的思路认为口服可能会造成肾结石,恰恰相反口服生石膏更能促进肾结石的溶解,笔者发现肾结石的形成与水质关系不大,与病毒入体化火损耗机体气阴息息相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取下述重量的药材:肉桂9kg,白术15kg,猪苓12kg,茯苓12kg,泽泻12kg,金钱草30kg,海金沙12kg,冬葵子12kg,知母12kg,连翘10kg,人参12kg,黄芪30kg,山萸肉15kg,生地20kg,生甘草6kg。
将上述药材放入蒸煮容器中,加水约800L,煎取约160L煎出液,将生石膏15kg研细粉混匀于煎出液中,分装成100ml每瓶。
实际使用情况如下:
病例1:患儿卞翔,男,4岁,家住五河县长淮乡杨庵村,在三鹿集团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的婴幼儿体检时发现右侧肾下极结石3mm,口服肾石通、排石冲剂30余日无效。追述病史,患儿出生后因母乳不足一直服食三鹿奶粉,基本每月至少感冒一次,体瘦皮肤稍胱白,经常便秘,舌质胖稍红,苔薄白,脉沉细弱,嘱其服上述口服液每次50ml,每日两次,共服15天,B超复查肾结石消失。
病例2:患者赵宏明,男,49岁,五河县酒厂工人,查出患左肾盂结石10余年,多方治疗无效,服药上述口服液每次100ml,每日两次,共服7天肾结石消失。患者同时患胃溃疡10余年(胃溃疡形成的机制等同肾结石,并非现在公认的幽门螺旋杆菌所致,具体的内容将在治疗溃疡病药物专利申请中介绍),胃溃疡也随之而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敬龙,未经吴敬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4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