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自由度方向盘转向系统的评价系统及其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4937.5 | 申请日: | 200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9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曹亮;贾新建;金威;陈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1M17/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方向盘 转向 系统 评价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机主观评价的多自由度方向盘转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多自由度 方向盘转向系统的评价系统及其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车辆人机工程性能正成为影响用户购买行为 和使用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人机舒适度越来越引起各大汽车厂商的重视。目前车辆在正向人 机工程开发时,方向盘转向系统的布置都是通过一些经验数据或对竞争车型进行测量所得的 数据布置。这种传统上主要依赖于经验和逆向布置的方法,无法主观评价,往往会出现偏差, 也无法较好地考虑各国、各年龄段人体尺寸的差异;造成车辆试制出来后,暴露出人机工程 问题并再做方案更改时,会延误产品开发周期,造成巨额开发费用的浪费。迫切需要提供可 验证多种方案、可重复利用的方向盘转向系统实物评价验证工具,同时这对车辆人机工程的 研究和汽车方向盘转向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整车设计最初的阶段无法主观评价方向盘转向系统的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自由度方向盘转向系统的评价系统及其评价方法,用于人 机主观评价的方向盘转向系统试验平台,采用基于人机工程的试验用多自由度方向盘转向系 统,根据实际所会出现的情况,设置相关参数,使之能适应多数群体,供试验与验证之用。 方向盘转向系统平台包含:(1)、基础平台:用于安装方向盘转向系统子平台,实现转向系统 的X向移动和Z向移动;(2)、方向盘转向系统子平台:安装仪表横梁、转向管柱以及方向盘, 实现方向盘转向系统的Y向移动和方向盘的角度参数化。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自由度方向盘转向系统的评价系统,包括一方向盘转向系统平台,方向盘转向系 统安装在所述方向盘转向系统平台上,所述方向盘转向系统可在所述方向盘转向系统平台上 进行垂直向,和/或横向,和/或前后方向的移动,和/或沿垂直方向上下的旋转。
所述方向盘转向系统平台包括一方向盘转向安装子平台,所述方向盘转向系统的方向盘 安装在该方向盘转向安装子平台上。
所述方向盘转向系统平台还包括一座椅安装子平台,与方向盘对应的主驾驶座椅安装在 该座椅安装子平台上。
所述方向盘转向系统平台还包括一基础平台,方向盘转向系统通过方向盘转向安装子平 台在该基础平台上进行调节,座椅通过座椅安装子平台在该基础平台上进行调节。
所述基础平台上安装方向盘转向系统子平台,其用于方向盘转向系统的前后向移动和垂 直向移动。
方向盘转向系统子平台上安装有仪表横梁、转向管柱和方向盘,其用于方向盘转向系统 的横向移动和方向盘的角度参数化。
所述方向盘转向安装子平台包括一横向的轴,轴上设有导向槽,方向盘转向系统连接该 导向槽并可沿导向槽横向移动。
所述导向套与所述轴之间使用螺钉固定,所述方向盘转向系统与一连接件相固定,该连 接件使用螺栓与导向套相固定。
所述方向盘转向安装子平台包括一水平的第一T型导轨,一垂直的第二T型导轨,所述 第二T型导轨安装在第一T型导轨上,并可沿第一T型导轨水平移动。
所述第二T型导轨通过T型螺栓安装在第一T型导轨上,所述T型螺栓在松开状态下, 第二T型导轨可沿第一T型导轨水平移动。
所述方向盘转向安装子平台包括一横向的轴,轴上设有导向槽,方向盘转向系统连接该 导向槽并可沿导向槽横向移动,所述轴通过弯板安装在第二T型导轨上,弯板通过T型螺栓 可沿第二T型导轨垂直移动。
方向盘转向系统以及所述连接件可以绕着导向套和/或轴的轴线旋转,并可使用螺栓固定 定位。
一种上述多自由度方向盘转向系统的评价系统的评价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根据经验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设定一套或若干套方向盘转向系统设计方案;
(2)在所述的多自由度方向盘转向评价系统上调节方向盘转向系统和座椅系统并锁止;
(3)具有不同人体尺寸的评价员,针对每种人机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4)每位评价员进行调节并定位;
(5)对所有评价员对所有人机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价得分进行综合分析;
(6)得出最优的人机工程设计方案。
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4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在轴承杯中的输送滚筒
- 下一篇:电力变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