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材输送设备和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5646.8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平田文彦;山中祐二;小菅一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00 | 分类号: | B65H5/00;B65H5/36;B65H5/06;B65H9/16;B65H85/00;G03G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柳爱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设备 成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片材输送路径的片材输送设备,和具有片材输送 设备的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更具体的,本发 明涉及用于打开片材输送路径的技术。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的成像设备均包括具有片材输送路径的片材输送设 备,片材沿该路径输送。在片材输送设备中,当片材卡在片材输送 路径上时,重要的是容易并妥当地去除卡住的片材。
片材输送设备通常具有以下构形。为了使构成片材输送路径的一 对引导部中的至少一个打开,引导部围绕设置在引导部中作为支点 的枢转轴旋转。
当片材卡在片材输送路径上时,卡住片材的位置通知给用户,这 样用户打开卡住片材所在的引导部并去除卡住的片材。
因此,需要确保足够的操作空间来改善卡住片材的可视性并去除 卡住的片材。
因此,为了改善卡纸恢复性能,需要提高进行旋转的旋转引导部 的旋转量。然而,在片材输送路径设置在设备中的情况下,旋转引 导部的打开空间并不大。因此,旋转引导部的外部结构和旋转引导 部可构造成旋转(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8-18724),或者 旋转引导部和固定引导部构造成整体拉到设备的外侧,从而确保旋 转引导部的旋转量。
然而,即便是在以上描述的任一种构形中,都需要形成打开空间 从而将旋转引导部打开到该设备的外侧。而且,为了确保打开空间, 会增加安放该设备所需要占据的空间。另外,即便是在以上描述的 任一种构形中,可活动部分的尺寸会增加,这导致该设备的构形复 杂,并且构件的数目会增加,这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
而且,即便可以增加旋转引导部的旋转量,但在旋转引导部的旋 转支点附近,与固定引导部的分开量几乎与旋转引导部没有打开的 情况相同。因此,当卡住的片材在片材输送路径上旋转引导部的旋 转支点附近时,看不到卡住的片材。结果,用户会忘记去除卡住的 片材或者会留下撕碎的片材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和包括片材输送设备的成像 设备,其中卡住的片材能够被容易地看到并被容易地去除。
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片材输送设备是这样一种片材 输送设备,其包括:固定在设备主体上的固定引导部;布置成面对 固定引导部的第一引导部;布置成面对固定引导部的第二引导部, 其中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设置在沿片材输送方向的线路中,第 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中的每一个能够独立地移动;由固定引导部、 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形成的片材输送路径;以及移动机构,当 第一引导部被移动以打开片材输送路径时,该移动机构移动第二引 导部离开固定引导部。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包括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 像部和将片材输送到成像部的片材输送设备。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二引导部通过移动机构沿离开固定引导部的 方向移动,因此尽管第一引导部的旋转量没有设定到一个大值,也 能够改善卡在片材输送路径上的片材的可视性。另外,当要去除卡 住的片材时,能够容易地去除片材。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其它特征将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
图1是示出作为成像设备例子的打印机的示意构形的图,该打印 机安装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片材输送设备。
图2是示出图1打印机A-1部分的示意构形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3A是示出图2的A-2部分中水平路径的示意构形的透视图。
图3B是示出图2的A-2部分中水平路径的示意构形的部分平面 图。
图4A至4D是示出水平路径打开操作的图。图4A是示出打开/ 关闭引导部关闭状态的图。图4B是示出打开/关闭引导部正在打开状 态的图。图4C是示出打开/关闭引导部正在打开状态的图。图4D是 示出打开/关闭引导部打开状态的图。
图5A至5D是示出作为成像设备例子的打印机的变型的图,该 打印机安装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片材输送设备。图5A是示出打开/ 关闭引导部关闭状态的图。图5B是示出打开/关闭引导部正在打开状 态的图。图5C是示出打开/关闭引导部正在打开状态的图。图5D是 示出打开/关闭引导部打开状态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5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敷处理方法、程序、计算机存储介质和涂敷处理装置
- 下一篇:蜂窝结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