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分离装置及离心分离固体粒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6454.9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7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吕鸿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纳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32 | 分类号: | B03B5/32;B03B13/00;C09K11/80;C09K1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分离 装置 固体 粒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容置单元,用以置放含有固体粒子的液体;
一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容置单元运转,使该容置单元的器壁和该液体 产生一相对流速;以及
一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驱动单元驱动该容置单元的速度,进而控制该 相对流速,以调整该液体对该固体粒子的曳引力和该固体粒子与该器壁间或 该固体粒子与该固体粒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平衡点,藉以取得具有预设粒 径范围的该固体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预设粒 径范围为微米等级或纳米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预设粒 径范围为1-1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预设粒 径范围更进一步为1-3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体粒 子是以不溶于水的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不溶于 水的材料包括树脂、塑胶、金属、石墨、乙酸乙酯、三聚氰胺、聚乙烯、聚 苯乙烯、聚酯、聚氯化乙烯、聚酰胺、聚丙烯、耐纶、聚偏氟乙烯、聚胺甲 酸乙酯、丙烯酸树脂、聚硅氧烷、结晶性纤维素、淀粉、硅石、氧化铝、滑 石、高岭土、氧化钛、氧化锌、石英、磷酸钙或荧光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荧光粉 包括钇铝石榴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荧光粉 进一步包括母体材料和添加物,所述的母体材料由二族的钙、锶、钡、锌、 或镉、汞搭配六族的硫、硒制备而成,所述的添加物是锰、铜、银、或镧系 元素的铈、铕、钐、铽。
9.一种离心分离固体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置放含有固体粒子的液体于一容置单元内;
驱动该容置单元运转,使该容置单元的器壁与该液体产生一相对流速;
控制该容置单元的速度,进而控制该相对流速,以调整该液体对该固体 粒子的曳引力和该固体粒子与该器壁间或该固体粒子与该固体粒子间的最大 静摩擦力的平衡点;以及
取得具有预设粒径范围的该固体粒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分离固体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曳引力是正比于该固体粒子的粒径和该相对流速的乘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分离固体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最大静摩擦力是正比于该固体粒子的粒径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分离固体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预设粒径范围为1-10n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心分离固体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预设粒径范围更进一步为1-3nm。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分离固体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固体粒子是以不溶于水的材料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离心分离固体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不溶于水的材料包括树脂、塑胶、金属、石墨、乙酸乙酯、三聚 氰胺、聚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氯化乙烯、聚酰胺、聚丙烯、耐纶、聚 偏氟乙烯、聚胺甲酸乙酯、丙烯酸树脂、聚硅氧烷、结晶性纤维素、淀粉、 硅石、氧化铝、滑石、高岭土、氧化钛、氧化锌、石英、磷酸钙或荧光粉。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离心分离固体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荧光粉包括钇铝石榴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离心分离固体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荧光粉进一步包括母体材料和添加物,所述的母体材料由二族的 钙、锶、钡、锌、或镉、汞搭配六族的硫、硒制备而成,所述的添加物是锰、 铜、银、或镧系元素的铈、铕、钐、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纳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纳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64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器防尘套
- 下一篇:GPS北斗双模精密网络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