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台、同步检测方法、扇区识别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6626.2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8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设乐彰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48/10 | 分类号: | H04W48/10;H04W56/00;H04L27/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同步 检测 方法 扇区 识别 通信 系统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6月18日、申请号为200780022460.2、发明名称为“数据生成装置和方法、基站、移动台、同步检测方法、扇区识别方法、信息检测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了多载波通信方式的E-UTRA(Evolved-UTRA)标准的移动体通信,尤其涉及生成下行链路(下行传送)信号中含有的同步信道(SCH:Synchronization Channel)的数据的数据生成装置、数据生成方法、基站、移动台、同步检测方法、扇区识别方法、信息检测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W-CDMA方式为基础的第3代移动通信(3G)在世界上普及。现在,进一步研究在下行链路中实现100Mb/s~1Gb/s的通信速度的第4代移动通信(4G)。但是,从3G完全进入到4G并不容易。因此,使用3G的频带,同时导入4G新技术而进行高速通信的E-UTRA(Evolved-UTRA)引人注目。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进行了广泛的提案。
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为了进行初始同步确立或越区切换,需要识别自身设备要连接的小区和扇区。即,需要检测通信对象的基站和基站的天线。在第3代移动通信中,为了进行高速的小区搜索,而采用了所谓的3阶段小区搜索方法。“小区搜索”是包含“扇区搜索”的概念。
第3代移动通信中的3阶段小区搜索一般使用同步信道(SCH:Synchronization Channel)和公共导频信道(CPICH:Common PilotChannel)。首先,检测SCH的接收定时(第1步骤),接着,通过SCH码的相关检测来实施帧定时和扰频码组的识别(第2步骤)。并且,通过使用了CPICH的相关检测,来识别扰频码(第3步骤)。
在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的E-UTRA中,作为调制方式,使用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但是对于小区搜索,提出了依照上述3阶段小区搜索方法的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采用了OFDM的多载波通信方式中的3阶段小区搜索中,将扰频码组识别用的第2同步码(S-SCH信号)频分复用到多个子载波的技术。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采用了OFDM的多载波通信方式中的3阶段小区搜索中,在公共导频信道(CPICH)上多路复用小区识别用码的技术。
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采用了OFDM的单小区重复通信方式的标准化。进一步,提出考虑将1个小区分为3个扇区,每个扇区中配置的基站与小区内的多个移动台同时进行通信的情形的标准。该技术中,在公共导频信道(CPICH)上双重乘以小区固有的扩展码和扇区固有的扩展码。因此,移动台可通过进行基于各扩展码复制(replica)的逆扩展和相关检测,来进行小区(和扇区)的识别。
另外,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采用了OFDM的多载波通信方式中,通过与第3代技术类似的3阶段小区搜索,来进行小区(和扇区)的识别的技术。该技术与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同样,将一个小区分为3个扇区,在各扇区间使用相同的同步信道码(SCH码)。而且,对于SCH码的发送,在各扇区间取时间上的同步,而同时进行每个扇区的SCH发送。并且,小区和扇区的识别、即提供最大接收功率的小区和扇区的选择,通过第3步骤中的基于使用了导频信道的扩展码的复制的相关检测来进行。
这样,即使在作为下一代的通信标准的E-UTRA中,也提出了要采用使用了SCH和CPICH的依照3G的3阶段小区搜索的技术。尤其,对于扇区识别,如在非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将扇区固有的扩展码乘以公共导频信道,并通过第3步骤中的与逆扩展进行相关检测处理,来检测出接收功率最大的扇区。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795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9823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3GPP“TR25.814,“Physical Layer Aspects for EvolvedUTRA(Release7)v.0.3.1”2005/10/18
非专利文献2:3GPP“R1-060042,“SCH Structure and Cell SearchMethod in E-UTRA Downlink”2006/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66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