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产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6718.0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2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金和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产生装置,其利用一振动装置产生的震动,进而连动弹性体振动而产生平稳且有效的能量。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地球能源即将面临能源耗尽的危机,故而世界各国都不断的积极开发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来产生电力能量的方法,以此来缓减传统能源被消耗的速度。
然而,上述无论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方式来产生能量,都有受限于「地区性」的限制;例如,某部分地区常年风力不强,即无法使用「风力」来产生能量;相同地,某些地区气候为常年多雨,则「太阳能」自然也无法运用;而「水力」以及「地热」更是要部份得天独厚的地区方有存在。是以并无法有效地适用于全球各个地区。
本发明设计人有鉴于现有利用自然力生成能量,受限于地区方能实施的缺点,乃不断的精进研发改良,终研发出一机械式动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产生装置。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设的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振动装置,包括一振动器;
至少一弹性体,用来承载上述的振动装置,使所述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器震动时,使所述的弹性体产生上下的振荡;以及
一集能器,与上述弹性体连结,用来收集所述的弹性体上下振荡后产生的能量。
实施时,所述的振动器具有一转体,其上设有一块体,使所述的转体转动时,所述的块体使所述的振动器产生震动,进而连动弹性体而使所述的弹性体产生上下振荡的运动。
实施时,所述的振动器具有一转体,其上设有复数个块体,且令所述的复数个块体不平衡设置在所述的转体上,使所述的转体转动时,所述的复数个不平衡设置的块体可使所述的振动器产生震动,进而连动弹性体而使所述的弹性体产生上下振荡的运动。
实施时,所述的振动装置在振动器的周围设有一限位箱,用来防止所述的振动器因震动而产生位移。
实施时,所述的弹性体是弹簧。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以下举较佳的实施例,配合图示、图号,将本发明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尚未启动时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启动时绳体向下振动时的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启动时绳体向上振动时的状态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块体设为复数个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产生装置;2-振动装置;21-振动器;211-转体;212-块体;22-限位箱;3-弹性体;4-集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图式内容为本发明动力产生装置1的一实施例,其是由一振动装置2,至少一弹性体3、以及一集能器4所组成。
其中所述的振动装置2包括一振动器21,所述的弹性体3用来承载上述的振动装置2,所述的振动器21具有一转体211,其上设有一块体212,使所述的转体211转动时,所述的块体212使所述的振动器21产生震动,进而连动弹性体3而使所述的弹性体3产生上下振荡的运动,且所述的振动装置2在振动器21的周围设有一限位箱22,用来防止所述的振动器21因震动而产生位移,而所述的弹性体3是弹簧,所述的集能器4是与上述弹性体3连结,用来收集所述的弹性体3上下振荡后产生的能量。
因此,当实施时,请再参阅图1~图3,由于所述的转体211上设有一块体212,故当转体211旋转时,所述的块体212被转体211带动而跟着旋转,而使所述的转体211失去平衡而使所述的振动器21产生震动,进而连动弹性体3而使所述的弹性体3产生上下振荡的运动,而所述的弹性体3上下振荡时,同时连动集能器4,而将所述的弹性体上下振荡后产生的能量有效地收集。
此外,如图4所示,所述的振动器21转体211上的块体212可设为复数个,且令所述的复数个块体212不平衡设置在所述的转体211上,使所述的转体211转动时,所述的复数个不平衡设置的块体212同样可使所述的振动器21产生震动,进而连动弹性体3而使所述的弹性体3产生上下振荡的运动。
以上说明对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金和,未经邱金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6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