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气体分布腔的锅炉壳体冷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6922.2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红育 |
主分类号: | F27D1/12 | 分类号: | F27D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3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气体 分布 锅炉 壳体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冷却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气体分布腔的锅炉壳体的冷却结构,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主要由底盘、含夹套冷却介质的钟罩式双层炉体、视镜孔、底盘冷却水进水管、底盘冷却水出水管、底座冷却水进水管、底座冷却水出水管及其他附属部件组成。炉壳体主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以减少设备材质对产品的污染。在操作过程中炉内产生大量热量,炉体温度可达900℃左右,这是奥氏体不锈钢难以承受的。因此壳体能否被充分冷却至合适的温度直接影响锅炉的正常使用和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现有的冷却方法主要是依靠导热油在内筒与夹套之间流动带走热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当由于各种原因导热油局部流通不畅时就会产生局部高温使导热油汽化甚至积炭,堵塞油通道而导致壳体温度失控,严重时甚至发生壳体材料局部碳化、渗油,从而污染整个操作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锅炉利用导热油冷却炉体不够安全可靠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气体来冷却炉体的结构。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有气体分布腔的锅炉壳体冷却结构,包括底盘、含夹套冷却介质的钟罩式双层炉体、视镜孔、底盘冷却水进水管、底盘冷却水出水管,在所述的钟罩式双层炉体外侧设置一层气体分布腔。
在被分布腔覆盖的夹套上设置一定数量的通气孔。
上面所述的通气孔的孔径在φ3mm至φ8mm之间。
一种含有气体分布腔的锅炉壳体冷却结构,包括底盘、含夹套冷却介质的钟罩式双层炉体、视镜孔、底盘冷却水进水管、底盘冷却水出水管,在所述的钟罩式双层炉体外侧设置一层气体分布腔;在被分布腔覆盖的夹套上设置一定数量的通气孔。
上面所述的通气孔的孔径在φ3mm至φ8mm之间。
本发明采取在原夹套外增加气体分布腔,被分布腔覆盖的夹套上加工一定数量的通气孔,孔径在φ3mm至φ8mm,分布腔里的气体通过通气孔高速吹到内筒外壁上带走内筒金属的热量以确保壁温保持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采用气体冷却的最大优点是安全可靠,不会对还原炉及整个操作系统产生任何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技术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含有气体分布腔的锅炉壳体冷却结构,包括底盘、含夹套冷却介质的钟罩式双层炉体4、视镜孔、底盘冷却水进水管1、底盘冷却水出水管3,在所述的钟罩式双层炉体外侧设置一层气体分布腔2;在被分布腔覆盖的夹套上设置一定数量的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的孔径在φ3mm至φ8mm之间。
现有技术中锅炉主要由底盘、含夹套冷却介质的钟罩式双层炉体、视镜孔、底盘冷却水进水管、底盘冷却水出水管、底座冷却水进水管、底座冷却水出水管及其他附属部件组成。炉壳体主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以减少设备材质对产品的污染。在操作过程中炉内产生大量热量,炉体温度可达900℃左右,这是奥氏体不锈钢难以承受的;因此壳体能否被充分冷却至合适的温度直接影响锅炉的正常使用和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现有的冷却方法主要是依靠导热油在内筒与夹套之间流动带走热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当由于各种原因导热油局部流通不畅时就会产生局部高温使导热油汽化甚至积炭,堵塞油通道而导致壳体温度失控,严重时甚至发生壳体材料局部碳化、渗油,从而污染整个操作系统。
而本发明通过采取在原夹套外增加气体分布腔,被分布腔覆盖的夹套上加工一定数量的通气孔,孔径在φ3mm至φ8mm,分布腔里的气体通过通气孔高速吹到内筒外壁上带走内筒金属的热量以确保壁温保持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采用气体冷却的最大优点是安全可靠,不会对还原炉及整个操作系统产生任何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红育,未经马红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6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