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锡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7316.2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娟;孙丰强;黄玉英;张宇;李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19/02 | 分类号: | C01G19/02;B8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510006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二氧化锡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制前驱溶液:将亚锡盐、表面活性剂加入并溶解于稀酸溶液中配制成前驱溶液;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配制出的前驱溶液中,亚锡盐的质量浓度为0.1~10%;
所述配制出的前驱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0.1~5%;
所述配制前驱溶液使用的稀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15%;
辐照前驱溶液:将配制成的所述前驱溶液置于紫外光源下辐照至前驱溶液表层生成膜状物;所述辐照前驱溶液中使用的紫外光源采用紫外灯,紫外灯的主波长范围为250~370nm,辐照时间为3~24h,紫外灯的功率为8~40w,辐照时紫外灯与前驱溶液的液面距离为5~40cm,辐照强度为0.05~2.0mW/cm2;
后处理:辐照结束后取出所述前驱溶液表层生成的膜状物进行洗涤、干燥后即得到二氧化锡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锡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锡盐为硫酸亚锡、氯化亚锡或硝酸亚锡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锡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前驱溶液使用的稀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二氧化锡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酸溶液为硝酸溶液、醋酸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和甲酸溶液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锡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后处理步骤中对取出的所述前驱溶液表层生成的膜状物进行洗涤、干燥包括:
用蒸馏水对取出的膜状物反复洗涤至中性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三次,洗涤后的干燥是在室温条件下自然风干或在烘箱中加热烘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氧化锡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的烘干温度为40~120℃,干燥时间为4~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73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