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闭型开关装置用变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7678.1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9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广谷仁一;井波义昭;小野大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AE帕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B13/02 | 分类号: | H02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开关 装置 变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闭型开关装置用变流器,该密闭型开关装置用变流器将主电 路导体配置在装入绝缘介质的密闭容器中构成。
背景技术
密闭型开关装置,将主电路导体绝缘地配置在装入绝缘介质的密闭容器内, 构成遮断器、断路器、设置开关器、主母线和变流器等,作为绝缘介质使用绝 缘性气体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已为人知。在这种密闭型开关装置中,为使密闭 容器不过于大型化,整齐地排列供电部分的各部分,以谋求缩小绝缘距离。
例如,在变流器中具有配置为包围主电路导体的变流器线圈和连接到该变 流器线圈端部的二次侧导线,将该二次侧导线连接到保持密闭容器气密性而安 装的绝缘端,向外部导出信号,不过,根据该二次侧导线配置的办法增大了密 闭容器的直径(以下仅仅记作“径”)。特别是,如在日本特许公开公报平成 8-294209号(专利文献1)中记载,在主电路导体的轴向配置多个变流器线圈构 成变流器的情况下,需要对各变流器线圈的二次侧导线的配置进行考虑。
然而,在一般的现有密闭型开关装置用变流器中,二次侧导线是利用在变 流器线圈的外周边部和存在于密闭容器之间的空间部配置引导。因此,如果考 虑与主电路导体之间的绝缘距离进行支持,就使得同部分的结构变得复杂,使 密闭容器的直径因二次侧导线而增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密闭型开关装置用变流器,通过考虑在主电路导体 的轴向配置的多个变流器线圈的二次侧导线的配置而能够简化结构、减小密闭 容器的直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密闭型开关装置用变流器中,在装入绝缘介 质的变流器用密闭容器内,在与该变流器用密闭容器电绝缘的状态下配置主电 路导体,在上述主电路导体的轴向配置包围该主电路导体的多个变流器线圈, 在上述变流器用密闭容器上保持其气密性安装绝缘端子板,将上述各变流器线 圈的二次侧导线分别连接到上述绝缘端子板的各端子,在邻接的两个上述变流 器线圈之间的相对部设置导线插通用部件,邻接的两个上述变流器线圈的至少 一个的上述二次侧导线通过在上述导线插通用部件的径内形成的空间部导通。
还有,在本发明的密闭型开关装置用变流器中,在装入绝缘介质的变流器 用密闭容器内,在与该变流器用密闭容器电绝缘的状态下配置三相主电路导体, 在上述各主电路导体的轴向分别配置包围该各主电路导体的多个变流器线圈, 在上述变流器用密闭容器上保持其气密性安装绝缘端子板,将上述各变流器线 圈的二次侧导线分别连接到上述绝缘端子板的各端子,在上述变流器用密闭容 器内配置的上述各主电路导体分别折回形成U字形结构,在各相的邻接的两个 上述变流器线圈之间的相对部分别设置导线插通用部件,邻接的两个上述变流 器线圈的上述二次侧导线通过在上述导线插通用部件的径内形成的空间部导 通。
另外,在本发明密闭型开关装置用变流器中,在装入绝缘介质的变流器用 密闭容器内,在与该变流器用密闭容器电绝缘的状态下配置三相主电路导体, 在主电路导体的轴向分别配置包围该各相的各主电路导体的多个变流器线圈, 在上述变流器用密闭容器的周边方向上保持气密性安装绝缘端子板,将上述各 变流器线圈的二次侧导线分别连接到上述绝缘端子板的各端子,三相的上述主 电路导体配置为大体上位于三角形的各顶点,同时,上述各主电路导体各自折 回形成U字形结构,在各相的邻接的两个上述变流器线圈之间的相对部分别设 置导线插通用部件,在与上述导线插通用部件大体上对应的上述变流器用密闭 容器的位置,设置在径向分流的圆筒部,在上述圆筒部上保持气密性安装上述 绝缘端子板,邻接的两个上述变流器线圈中的上述二次侧导线通过在上述各导 线插通用部件的径内形成的空间部导通,与安装在上述圆筒部的上述绝缘端子 板的端子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密闭型开关装置用变流器,因为使用在变流器线圈之间配置 的导线插通用部件使轴向配置的两个变流器线圈的至少一个的二次侧导线导 通,所以,可以将除了连接到绝缘端子板的各端子的部分之外的大部分二次侧 导线配置在导线插通用部件的径内,形成整齐简单的结构,并能够比先前利用 变流器线圈的外周边部引导的情况更能控制变流器用密闭容器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AE帕瓦株式会社,未经日本AE帕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7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胎壁插入物的性能轮胎
- 下一篇:基板分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