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升降自动复位座椅升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7830.6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宁成;吴军;张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金桑机械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3/20 | 分类号: | A47C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钟廷良;李沛昌 |
地址: | 2265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升降 自动 复位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器,特别涉及一种一种旋转、升降自动复位座椅升降器。
背景技术
气弹簧在医疗设备、汽车、家具、纺织设备、加工行业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而传统的气弹簧座椅升降器不能够实现其升降或旋转的复位,局限了其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升降、旋转自动复位的座椅升降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升降自动复位座椅升降器,包括外管、内管、导向密封套、阀体和活塞,所述外管的前端连接有导向密封套,末端固定有阀体,内腔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内装有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顶端连接有旋转复位块,在内管的顶端固定有另一相同的旋转复位块;所述活塞圆周面上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腔装有O型密封圈,底部中心线上开有一连通活塞前后腔的回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复位块由端面为斜面的类圆柱体构成,斜面的角度为40-50°。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槽的宽度为O型密封圈直径的两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内管与活塞上设置带斜度的类圆柱体定位块,实现升降器的旋转复位,通过活塞上O型密封圈对回气孔的开启实现升降器的升降复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通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复位座椅升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复位座椅升降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包括外管1、内管2、导向密封套3、阀体4、阀针5、阀门座6、启动杆7、活塞8、活塞杆9、旋转复位块10、旋转复位块14、环形槽11、O型密封圈12。
上述外管1的前端连接有导向密封套3,外管1的末端固定有阀体4,所述阀体4内腔连接有阀针5,底端与阀门座6固定,所述阀门座6内装有启动杆7,启动杆7与阀体4内的阀针5连接,外管1的内腔连接有内管2,其内腔装有活塞8,所述活塞8与穿过导向密封套3的活塞杆9连接。
为实现升降器即活塞杆9在水平方向的旋转复位,我们在活塞8和内管2的顶端连接有结构相同、端面为斜面的类圆柱体旋转复位块10、14,所述旋转复位块10、14的斜端面角度为40-50°。如图2所示,具体工作原理为:当座椅升降器开启阀针5进行自动复位时,活塞8及其顶端的旋转复位块10在内部压强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旋转复位块10的尖点A与旋转复位块14的尖点B无法相对停止,直到旋转复位块10的点A、B′与旋转复位块14的点A′、B对应时停下,即完成对座椅升降器的旋转复位。
为实现活塞杆9在垂直方向的升降复位,在活塞8的圆周面上设有环形槽11,在其槽内装有O型密封圈12,槽底中心开有一连通活塞8前后腔的回气孔13,所述环形槽11的宽度为O型密封圈12直径的两倍,深度略小于O型密封圈12直径。其工作原理为:当阀针5关闭时,座椅升降器上受到的外力大于或等于活塞8内部压强产生的支力时,O型密封圈12因受摩擦力划靠在环形槽11的C端,当座椅升降器开启阀针5进行自动复位时,O型密封圈12受力划靠在环形槽11的D端,这时活塞8前端的气体通过回气孔13进入活塞8后端,对活塞杆9及活塞8产生向上的推力,实现对座椅的升降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金桑机械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金桑机械精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7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