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锯齿形钻杆接头螺纹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7891.2 | 申请日: | 200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1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龙志阳;武士杰;杨红;刘志强;李维远;李恩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42 | 分类号: | 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锯齿形 钻杆 接头 螺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机械反井钻井设备的接头,具体涉及一种针对 反井钻机大直径钻杆的新颖的锯齿形螺纹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反井钻机钻杆的接头螺纹多采用美国石油学会(API)标 准的锥形接头螺纹连接方式,这种螺纹的牙底和牙顶都是平的V型结构。 该接头螺纹是为石油钻井而设计的,其主要特点为承拉能力强,但由于 其抗扭能力小,尤其是在反井钻井大直径钻杆接头螺纹的应用中,为了 达到钻进所需扭矩,只有选择较大螺纹,从而导致钻杆直径粗大,造成 钻杆材料的较大浪费,同时该接头螺纹卸扣扭矩大、使用寿命短,在使 用过程中常出现扣型损坏或烧扣现象,经济效益差,不能满足大直径反 井作业的需求。
瑞典专利申请SE515518提出一种专门用于冲击式钻岩的钻柱螺纹接 头。其中所述的阳螺纹和阴螺纹都是锥形的,且该螺纹轮廓的牙底和牙 顶都具有一大于该螺纹螺距30%的曲率半径。这种螺纹在细长尺寸的钻柱 情况下可以令人满意地起作用,但是随着钻柱尺寸的增加而出现问题, 导致螺纹寿命的缩短。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适合大直径反井钻井作业的需要 的新颖的锯齿形接头螺纹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适合大直径反井钻井作业的需要的接 头螺纹结构由具有新颖结构的内、外螺纹旋合而成。
本发明的钻杆接头锯齿形内螺纹具有锥度,螺距为p>10mm的大螺 距,牙型截面为不等腰梯形结构,在牙型的拐角处分别倒角,牙型的侧 壁具有Ra=1.6的粗糙度,内螺纹的牙底具有内螺纹第一牙侧角α(40°< α<50°)和内螺纹第二牙侧角β(10°<β<20°),内螺纹第一牙侧角 为前牙侧角,内螺纹第二牙侧角为后牙侧角。优选地,选择内螺纹第一 牙侧角α=45°,内螺纹第二牙侧角β=15°。
具有同样锥度的外螺纹和所述的内螺纹对应设置,螺距为p>10mm的 大螺距,牙型为不等腰梯形,在牙型的拐角处分别倒角,牙型的侧壁具 有Ra=1.6的粗糙度,外螺纹的牙顶具有外螺纹第一牙侧角α1(40°<α 1<50°)和外螺纹第二牙侧角β1(10°<β1<20°),且第一牙侧角与第 二牙侧角分别对应相等,即α=α1,β=β1。相应地,外螺纹第一牙侧角 为前牙侧角,为后牙侧角。优选地,选择外螺纹第一牙侧角α1=45°,外 螺纹第二牙侧角β1=15°。
其中所述的“牙侧角”指在螺纹牙型上,螺纹侧面与钻杆中心轴线 的垂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的“前”牙侧角方向是指内外螺纹旋合时内钻 杆的前进方向,所述的“后”牙侧角方向是指所述“前”牙侧角方向的 反方向。
钻杆接头旋合后,内外螺纹的第一(前)和第二(后)牙侧角相互 对应,内外螺纹各自的牙底部分和牙顶部分相互卡合,由于内螺纹牙顶 的宽度大于外螺纹牙底的宽度,卡合后的内、外螺纹间牙顶、牙底之间 具有一定的间隙,更利于接头的卸扣,并能有效防止在旋合过程中杂质 划伤螺纹表面。
本发明的锯齿形钻杆接头螺纹在承扭强度、抗疲劳断裂和卸扣效率 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它综合了矩形螺纹效率高和梯形螺纹牙强度高等优 点,不仅可承受较大的提升拉力和推力,而且还可承受较大的传递扭矩 作用,适合大直径反井钻井作业的需要。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有:
(1)大螺距。反井钻井作业过程中,减少了辅助接卸螺纹的时间,提高 工作效率;
(2)承拉能力强。该螺纹的承拉面与水平面所呈的角度大(10°~20 °),内外螺纹旋合后,其承拉面积大,大大提高了钻杆的承拉能 力;
(3)承扭能力强,延长钻杆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钻杆接头锯齿形内螺纹牙型的纵向剖面图;
附图2是本发明钻杆接头锯齿形外螺纹牙型的剖面图;
附图3是本发明杆接头内外锯齿形螺纹旋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1-钻杆接头外螺纹;2-钻杆接头内螺纹;3-钻杆螺纹工作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7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