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风道隔断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8535.2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亮;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秋香;逯长明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风道 隔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冷机,特别涉及一种环冷机的环形风道隔断。
背景技术
环冷机一般采用风冷方式对环冷机台车的物料进行冷却,但在环冷机台 车的装料区和卸料区不需要进行冷却,此区域被称为非冷却区。为了保证冷 风不会在非冷却区发生漏风等现象,需要对环形风道端部进行密封。
环冷机双层台车,一般设置环形风道,通过环形风道的冷风对环冷机台 车的物料进行冷却。为了保证冷却区的冷却效果,防止冷风的泄漏,对于环 形风道的密封就显得格外重要。
现有保证风道密封较好的方式是采用液密封的方式,通过安装环形液槽 和与环形液槽配合的门型密封装置实现对环形风道的密封。在冷却区的液槽 底部位置开设多个便于冷风通过的风道,冷风通过所述风道和与门型密封装 置相联通的风道管进入台车,从而冷却台车中的物料。
环形风道的整个冷却区范围都是相通的,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设置隔断。 例如,环形风道内,某径向断面处的两边具有一定的风压差,风在风道内会 产生环向流动,风的流速较大时,就会吹动液面起波甚至溅起液花,这时就 需要设置一种隔断,降低液面上的风速,防止液槽液面溅起液花。或者在环 形风道内某径向断面处的两边,冷却风的温度有一定差值,当温差较大时, 为了防止风量的大量对流,影响不同冷却区段有关温度的设定要求,这时也 需要设置隔断。
因此,如何满足环冷机的环形风道内不同风压区、或者不同风温区的两 侧之间的隔断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形风道隔断,用于满足环冷机中的环形风道 中不同风压区、或者不同风温区的两侧之间的隔断要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风道隔断,所述环形风道隔断包括至少一组隔断组 件;每组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至少一个隔断组件;
所述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密封主体,与所述密封主 体相安装的密封件;
所述密封主体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外环板之间;
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密封主体与门型风道内、外环板相邻的两侧面上;
所述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所述密封件与门型风道内、外环板均相接触且有 相对运动。
优选地,当每组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间距按预定距 离设置的至少两个隔断组件时;所述预定距离根据所述环形风道隔断两侧的 风压差或者风温差进行设定。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至少为一组,每组所述密封件至少包括相邻且一体 的横截面为“几”形的两个凸起,所述“几”形凸起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每组所述密封件在每个连接部的下方设置垫块,通过机械安装 方式将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垫块和所述密封主体固定安装。
优选地,所述密封主体采用防腐材料。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采用弹性密封材料。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隔断包括至少一组隔断组件,而且每组 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至少一个隔断组件。具体每个隔断 组件的密封主体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之 间,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安装在密封主体上的密封件与门型风道内环板 和门型风道外环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可以保证密封主体与门型风道内环 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之间没有窜风现象或仅有少量窜风现象。
在环形风道内,当所述环形风道隔断两边有一定风压差时,所述环形风 道隔断将挡住风压高的一边的风向风压低的一边流动,窜风的量很小,所以 环形风道液槽的液面风速很低,液体就不会被风扫起而溅起浪花,这时,从 门型密封装置盖板孔进入台车的风就可以不带液体。
在环形风道内,当所述环形风道隔断两边有一定温差时,所述环形风道 隔断将挡住风温高的一边的风与风温低的一边的风相互串通,仅有所述环形 风道隔断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之间的间隙是串通的,仅产生少量窜风,不会 改变和影响不同冷却区段有关温度的设定要求。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隔断能够实现环形风道中不同风压区、 或者不同风温区的两侧之间的隔断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第一实施例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E-E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8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