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即时快速大规模低成本互联网发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8604.X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1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郭长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冰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即时 快速 大规模 低成本 互联网 发布 方法 | ||
1.一种实现即时快速大规模低成本互联网发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即时快速大规模低成本互联网发布的方法包括将互联网计算节点改造成对等点为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条件;利用对等点制定大规模非中心互联网传输协议;建立大规模非中心互联网计算集群;建立基于大规模非中心互联网的发布机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即时快速大规模低成本互联网发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互联网计算节点改造成对等点为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条件;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赋予任意两个计算节点间既具备主动向对方发出连接请求又可以被动相应对方请求的能力;
2)改造普通服务器为具备主动贡献资源能力的对等服务器;
3)改造普通节点为在满足自身需要的条件下进行资源贡献的对等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即时快速大规模低成本互联网发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对等点制定大规模非中心互联网传输协议,新的传输协议是在新的互联网结构下有效利用计算资源所必须的;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根据流所拥有流节点数量的变化组织计算资源保证流的质量;
2)通过专门布置的对等服务器或者寻找流节点形成对弱流的支持;
3)根据异质数据性质对传输中的流进行调度;描述信息首先被传输;其次,传输文本数据;随后,按照数据间固有关系,把每个数据单元中剩余的非文本数据传输到位;最后,把多个数据单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传输到流节点上,并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分时操作。
4)在传输过程中保证流中数据单元间的静态关系和动态关系;关系的维护不要求传输时严格遵守,在展示时能够看上去和源节点上的流一致即可;在搜索过程中,根据搜索排序标准等相关信息重新制定的静态和动态顺序;
5)根据流中数据的性质采取相应传输策略;对于没有时序要求的数据采取BT算法;对于有时序要求的数据采取BiToS算法和BASS算法;
6)鉴别流中的数据单元以重用传输过的流,减少网络代价;
7)赋予用户对流进行管理的手段;用户可以对流进行存贮、查询、更新和删除等;改集中管理为分散管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即时快速大规模低成本互联网发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大规模非中心互联网计算集群,将分散计算资源组织称集群,完成相应的计算;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采用复杂网络系统中数据复制、网状多播机制、动态筛选节点以及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路由算法建立集群;
2)采用大规模非中心互联网传输协议保证集群的高效运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即时快速大规模低成本互联网发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基于大规模非中心互联网的发布机制;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借助集群帮助实现直接发布;发布者直接与接收者建立连接;发布者和有限接收者建立连接;发布者作为一员,同接收者共同形成一个集群;
2)利用集群技术实现快速发布;利用所有参与发布的计算节点所拥有的计算资源;
3)利用集群的相对稳定性实现大数据量发布;利用集群技术把局部持续变动的系统在总体上改变成相对稳定甚至稳定性不断增强的计算环境;当数据质量不高导致计算资源无法满足最低要求时,通过对等服务机制来辅助;
4)利用集群强伸缩性实现大规模发布;如果即时接收者增加,把它转化成集群中的一个计算节点,使其为整个发布集群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稳定做出贡献;
5)利用大规模非中心互联网传输协议实现流式发布;
6)利用发布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连接实现交互式发布;接收者按照发布数据的提示把反馈通知给发布者;发布者根据接收者意愿把相关分支数据发送给接收者;赋予发布数据本身具备响应用户反馈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冰,未经李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86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光学装置及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 下一篇:着色感光性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