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骨髓腔内注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8719.9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4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祥;周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祥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骨髓 注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输液器具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骨髓腔内输液的器具,以方便进行快速的给药补液,特别是用于危重患者急救。
背景技术
在临床急救中,能否及时、有效地建立输液通道直接关系到救治的成功与否。建立静脉通道的一般方法有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穿刺及静脉切开等。对于危重患者,外周静脉常收缩塌陷,穿刺困难;中心静脉的建立有一定的难度;静脉切开又耗时长,并影响复苏术的实施。
发明内容
在危急情况下,建立急诊输液通道的最佳方法为骨髓腔输液。输入骨髓腔内的药物和液体可迅速、有效地进入血液循环,经骨髓腔给药与中心静脉给药进入体循环的时间大致相同,快于外周静脉给药。对于无法常规静脉穿刺的危重患者,骨髓腔输液可作为传统静脉输液的首选替代途径,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技术,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骨髓腔输液的优点: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成功率高,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可以在30~60S内建立骨髓输液通路,为抢救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经骨髓输液术可操作性强,易于医护人员很短时间掌握,胫骨骨髓腔输液不影响通气及胸外心脏按压,从而为临床抢救提供了方便,能在静脉内使用的药物均可经骨髓腔内应用,包括输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机械能释放装置将骨穿针便捷地穿入骨髓腔内,进行快速静脉给药补液。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回绕发条所释放的机械势能驱动骨髓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械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拨盘与骨髓穿刺针芯座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骨髓穿刺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拨爪(5)由拨爪定位销(2)固定在拨头盘(8)上,拨爪(5)可以绕着拨爪定位销(2)转动,其末端与拨头簧(4)的一端相连接。阻动圈(7)通过紧固螺母(6)固定在拨头盘(8)上,并夹持着拨头簧(4)的另一端。回绕发条(11)通过发条外固定螺丝(10)和发条卡销(13)固定在拨头盘(8)的发条座上,回绕发条(11)处于张紧贮能状态。止块(14)也是固定在拨头盘(8)上。
参见图2,凹形拨盘(15)通过紧固螺母(16)固定在骨穿针芯座(17)的末端上。
参见图1和图2,两部分通过护盖(9)上的固定螺孔(1)结合成一体。当启动时,解除发条卡销(13)对已张紧贮能的回绕发条(11)的限制,带动拨头盘(8)绕支承轴(12)转动,此时拨头簧(4)的一端被紧固在支承轴(12)轴头上的阻动圈(7)夹持不动,而另一端支承着拨爪(5)的末端,拨头盘(8)的转动迫使拨爪(5)与拨头簧(4)连接端内移,拨头迅速离开止块(14)伸出来,进到拨盘(15)的卡当,拨动拨盘(15)转动,同时带动骨穿针芯座(17)转动,骨穿针外套管(18)和骨穿针头(19)与之联动,骨穿针头(19)便可顺利穿入骨髓腔内。为了便于控制穿刺深度,在骨穿针外套管(18)上设置可调穿刺深度限位装置,即在骨穿针外套管(18)中部设有外螺纹,在该螺纹部分上旋有压紧螺母(20)和调节螺母(21),通过调整调节螺母(21)在骨穿针外套管(18)上的位置,使调节螺母(21)前部露出的骨穿针头(19)长度合适,然后用压紧螺母(20)对其定位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祥,未经王立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87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