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扣接式鳍片组与热管结合方法及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48978.1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仁;郑志鸿;许建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珍通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34;H01L2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接式鳍片组 热管 结合 方法 及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散热器有关,特别有关于一种热管与鳍片的结合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组件运作时皆会产生热,特别是近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功能及性能大为提升后,其内部产生的热更是大幅地增加,为此,大多电子组件均需配设散热装置,借以控制工作温度而维持电子组件的正常运作;再者,现今装配于计算机组件的散热装置,一般借由不同散热组件的组合,如散热鳍片、热管及均温板、散热风扇及导热座等组件之间的相互结合,以使散热组件的效率发挥至极致;其中,多片层层迭置的散热鳍片中穿设有热管的散热器,即为常见的一种散热装置。
热管与散热鳍片的结合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利用迫入的方式,于各散热鳍片上设一穿孔后,将多数散热鳍片逐一地套抵在热管周缘;然而,由于热管的末端通常为一缩管段,该缩管段的管径小于该穿孔孔径,故热管的末端并非紧密地与散热鳍片相互贴接,致使套设于热管末端的散热鳍片容易松动或脱落,进而无法维持散热器的外观及其完整性。
请参图1,显示另一种热管与散热鳍片的结合方式;各散热鳍片11a上设有扣接结构12a及穿孔13a,该穿孔13a的周缘另设有一连接孔14a,将相邻的散热鳍片11a的相互扣合以形成该散热鳍片组10a,将该热管20a穿入该穿孔13a中后,由于该散热鳍片组10a与热管20a为松配的结合方式,故需另于该连接孔14a中置入焊条30a,待经锡焊及后处理等加工后,即完成将热管20a结合于该散热鳍片组10a的加工;然而,在加工效能及成本的要求下,公知的锡焊加工不但需时费工,且其制作过程所产生的污染,也对环境造成负担而不符所需。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接式鳍片组与热管结合方法,先将热管迫入鳍片中,再压掣各鳍片扣接结构,使任二相邻鳍片的扣接结构可相互卡掣,借此达成鳍片及热管的结合,防止套设于热管末端的鳍片松动或脱落。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为一种扣接式鳍片组与热管结合方法,其步骤系包括:a)提供至少一热管;b)提供多数鳍片,各该鳍片分别具有一穿孔及一扣接结构;c)提供具有一凸条的一压具;d)将各该鳍片以其穿孔依序紧迫套设于该热管,并使各该鳍片以其扣接结构相互迭接;e)于该d)步骤后,以该压具的凸条压掣各该鳍片的扣接结构,而使任二相邻鳍片相互卡掣连接。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接式鳍片组与热管结合方法及其结构,不需费时耗工的锡焊加工,且其加工不产生污染,对环境造成不会负担而符合环保要求。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为一种扣接式鳍片组与热管结合的结构,包括:至少一热管;以及多数鳍片,各该鳍片分别具有一穿孔及一扣接结构,该穿孔中紧迫结合有该热管,该等扣接结构为相互迭接且分别具有一凸耳,该凸耳于该鳍片的侧边开设有一卡槽并形成有一夹掣边,该凸耳卡掣于前二相邻鳍片的二夹掣边之间。
相较于公知技术,由于本发明的鳍片具有扣接结构,先将多数鳍片紧迫套设于热管上,再以压具压掣扣接结构后,可令任二相邻鳍片相互卡掣,借此可使结合于热管末端(缩管段)的鳍片不致松动、脱落,且其制作过程不需使用到焊锡加工,不但简省材料且不产生环境污染物,增加本发明的实用性及环保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热管与散热鳍片的结合方式;
图2为本发明的鳍片紧迫套入热管的组合示意图;
图2A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散热器与压具的配置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散热器与压具图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散热器的压掣示意图;
图5A为第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散热器压掣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6A为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散热器压掣后的局部结合剖视图;以及
图8为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公知>
10a 散热鳍片组 11a 散热鳍片
12a 扣接结构 13a 穿孔
14a 连接孔 20a 热管
30a 焊条
<本发明>
1 散热器 3 散热鳍片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珍通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珍通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89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