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壳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9090.X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7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庄胜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丰灯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06 | 分类号: | B29C49/06;B29C49/64;B29C45/37;B29C49/48;B29D22/00;B29D1/00;F21V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壳制作方法,尤指一种应用于LED灯泡且灯壳为塑形材料的灯壳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亮度更亮、寿命更长的发光二极管LED灯泡,已经普遍用于交通信号灯和一些电器指示灯,在节能省电减碳趋势下,LED灯泡现在更被看好取代荧光灯泡或钨丝灯泡,将成为下一波照明主流。
一般LED灯泡其结构如中国台湾第M358239号、第M356835号专利案或如图1所示,上述两专利案与图1均披露了传统的LED灯泡,且其共通之处在于,LED灯泡均包含有一灯座100、一与该灯座100相接的灯壳101,以及容设于该灯壳101内部的发光二极管102,其中,一般LED灯泡其灯壳101以塑胶材质所制成,且灯壳101在制作时为了便于脱膜,灯壳101上用以安装于灯座100的开口口径必须较大,也由于灯壳101的开口过大,造成灯壳101的结构强度不佳,不足以承受较大应力,导致灯壳101容易受到碰撞而发生脱落或破裂的现象,无法符合安规的需求,且有使用安全的疑虑,再者,灯壳101脱落或破裂后,发光二极管102仍可持续发出强光,造成使用者感到刺眼及反感。
有鉴于此,目前又有可增加结构强度的相关改进技术,如中国台湾第M317651号专利案所示或如图2所示,M317651号专利案与图2所披露的LED灯泡也具有一灯座200、一与该灯座200相接的灯壳201,以及容设于该灯壳201内部的发光二极管202,与前述技术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灯壳201安装于灯座200的开口较小,故灯壳201安装于灯座200后,受力点与前述技术不同,而可承受较大应力,因此可改善LED灯泡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但是,M317651专利案与图2所揭示的灯壳201也是以塑胶材料制成,在制作出开口较小的灯壳201又不妨碍灯壳201脱膜的前提下,灯壳201内部设置发光二极管的空间其口径需一致且略小于开口口径,才能便于模具抽出,如此一来,便增加了灯壳201的厚度,尤其以圆形的灯壳201最为明显,导致灯壳201的透光率不足,而需增加发光二极管202的数量才能提升亮度,造成能源使用增加,且制作灯壳201所需的塑胶材料也较多,而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缺陷,由此提升结构强度以符合安规所需,并减少灯壳的厚度,以提升灯壳的透光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灯壳制作方法,其步骤包括有:
准备材料步骤,提供一塑形材料。
注塑步骤,将该塑形材料注入一注塑设备,使该塑形材料形成一初坯,且该初坯内部形成一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一端为开口而形成一连接段,另一端为封闭端而形成一透光段。
吹塑步骤,将该初坯置入一吹塑设备并将气体灌入该初坯,通过气体压力将该初坯吹胀,使该第一空间形成一容积较大的第二空间,而完成该灯壳成品。
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该注塑步骤之前可对该塑形材料进行一加热步骤,使该塑形材料受热后便于注塑;而该吹塑步骤之前也可对该初坯进行一加热步骤,由此将该初坯加热以便于吹塑,且在该吹塑步骤中更可重复进行该加热步骤,以反复加热吹塑;另外,该吹塑步骤之后还进行一在该连接段形成外螺纹的螺纹加工步骤;该吹塑步骤后进行一灯源置入步骤以将灯源放入第二空间,及一封装步骤于该连接段安装一与灯源电性连接的灯座,以制出灯泡成品。
经由以上可知,本发明相较于已知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增加结构强度以提升使用安全。
二、增加透光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灯壳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另一传统灯壳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步骤方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方框示意图。
图5-1至图5-6为本发明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灯泡组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步骤方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灯壳制作方法,其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1.准备材料步骤S10:提供一塑形材料。
2.注塑步骤S20:将该塑形材料注入一注塑设备,使该塑形材料形成一初坯,且该初坯内部形成一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一端为开口而形成一连接段,另一端为封闭端而形成一透光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丰灯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上丰灯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9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