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嘴用反射板以及管嘴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9117.5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8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芳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赛拉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H05K13/08;H05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刘文君;杨勇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反射 以及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安装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的吸附嘴用反射板以及管嘴单元。
背景技术
一般,在将IC、LSI等半导体芯片或者电阻器、电容器等电子部件安装、装载于安装基板等的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中,使用一种采用将电子部件真空吸附而搬送的吸附嘴,并具有检测被该吸附嘴吸附的电子部件的位置偏移的功能的装置。
例如,以前,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即具备:配置于被吸附嘴吸附的电子部件的背后的反射板;向该反射板照射光的光源部;识别电子部件的照相机。在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中,用照相机拍摄由反射板反射的光,通过图像处理来处理电子部件的图像数据,由此检测电子部件的位置偏移。
该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中的反射板为如下:在大致圆盘状的树脂板的表面进行段差加工而形成反射面,在反射面的表面进行铝蒸镀等镜面处理作为镜面状的反射面。另外,在该反射板的表面上,作为保护膜覆盖有由树脂制成的近红外线透过滤光器和由丙烯酸类透光性硬化树脂形成的硬质涂层剂被膜。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979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即,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反射板中,由于在近红外线透过滤光器上形成有由丙烯酸类透光性硬化树脂形成的硬质涂层剂被膜,静电的库仑力大,从而由于带有静电而使空气中的灰尘和尘土附着,因此发生表面玷污的不良情况。另外,由于硬质涂层剂被膜所带的静电,吸附在吸附嘴前端的电子部件有可能发生静电破坏。
进而,树脂制的硬质涂层剂被膜虽然说是硬质,但只是铅笔硬度5H程度的硬度,耐磨损性等并不足够,因此不适合长期使用。另外,如果在硬质涂层剂被膜的表面上附着灰尘和尘土时进行表面的清洗处理,则树脂材料的表面被药品溶解,从而有可能妨碍识别,因此存在需要限定所使用的清洗药品同时清洗操作难的不理想情况。
另外,若在平坦的近红外线透过滤光器上形成硬质涂层剂被膜,则由于在硬质涂层剂被膜硬化时产生的拉伸应力,近红外线透过滤光器的反射面整体形状变形为研钵状,从而存在给识别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抗静电力、耐用性以及耐清洗药品性等的吸附嘴用反射板以及管嘴单元。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以下结构:即,本发明的吸附嘴用反射板,设置在用前端吸附电子部件的吸附嘴的基端侧,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反射面的反射板本体;保护薄板部,在该反射板本体上通过透光性粘合剂粘贴并由硬度比树脂更大的透光性无机材料形成。
在该吸附嘴用反射板中,由于具有在反射板本体上通过透光性粘合剂粘贴并由硬度比树脂更大的透光性无机材料形成的保护薄板部,因此,通过由静电库仑力低的透光性无机材料形成保护薄板部,与作为保护膜采用树脂制成的硬质涂层剂被膜的情况相比大幅度地抑制静电的携带。由此,能够抑制由所带的静电而引起的灰尘和尘土的附着,并能够防止吸附在吸附嘴上的电子部件的静电破坏。
另外,由于用硬度比树脂还大的透光性无机材料的保护薄板部来保护反射板本体,对磨损等具有高耐久性,从而能够耐于长期使用,并能够长期保护反射板本体。
进而,由于保护薄板部由耐清洗药品性比树脂高的无机材料形成,清洗药品能获得高选择自由度,不会妨碍识别而又获得好的清洗效果,同时可以力求减轻清洗操作的负担。另外,由于在反射板本体上用透光性粘合剂粘贴有保护薄板部,不会像将硬质涂层剂被膜直接涂敷的情况那样变形应力施加到反射板本体上从而导致反射面歪斜的现象,而能够保持反射面整体形状的高平坦度,能够保持良好的识别。
另外,本发明的吸附嘴用反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薄板部是玻璃板。
即,在该吸附嘴用反射板中,由于保护薄板部是玻璃板,既便宜又能获得高硬度。
进而,本发明的吸附嘴用反射板中,所述玻璃板最好由白板玻璃形成。
即,在该吸附嘴用反射板中,由于玻璃板由白板玻璃形成,通过用纯度高的材料形成来获得高透明度并获得高硬度。
另外,本发明的吸附嘴用反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薄板部的外周边部被进行倒角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赛拉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南赛拉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9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