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方法及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49921.3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2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达;谢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4 | 分类号: | H05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产品 静电 防护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防护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处理器、MP3、录音笔等电子产品日渐风靡,由于该类产品便利小巧、功能强大,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通讯工具。该类电子产品主要是将电子元件的电路板以堆叠或并排方式设置于电子产品的机壳中,以使其能稳定运行。
但是,人们在使用这些电子产品时,可能会因为干燥的气候环境下人体自身的动作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因素而产生静电(ESD),而静电产生的电弧会直接危害到电子产品的安全使用,严重的还会造成电子产品的损坏,尤其是壳体上具有通孔的电子产品,静电产生的电弧会经由该开口直接伤及开口下的静电敏感元件(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ESDSD)。为了避免此种危害,电子产品的生产商在制作过程中均有相关考虑的设计,常见地,防护静电的手段通常是将静电接地或增设阻挡电路两种,以手持式电子产品的音源信号的输入/输出插口为例,即是在音源信号输入/输出插口的连接线路上添加防护电路来阻挡或是释放静电能量,以达到静电保护的目的。同时,在电子产品生产后,会通过防静电测试来验证其防护效果,通常是根据产品贩售的国家而有不同的规范,制造商会根据这些规范设定静电枪的输出能量,并直接以静电枪抵靠在电子产品的壳体,然后释放静电,通过其静电放电所产生的电弧是否打坏通孔内的电子元件来判定测试结果。
上述的静电防护电路多是在音源信号的输入/输出路径上设置电阻元件或电感元件来防护静电,或是在音源信号的输入/输出路径上设置例如滤波变压器(Filter Transformer)等元件以达到阻挡静电电流侵入的目的。毫无疑问的,增加静电防护元件将使得电子产品的制造成本增加。再者,现行的电子产品均追求功能强大及体积精小,使得设计者在有限的设计空间中不得不精简元件,因此增加静电防护元件无疑会增加设计的难度。即便是采用接地的方式来排除静电,则电子产品中接地所能释放静电的能力会因为设计的体积越小而变差,故以此方式仍难以提供有效的静电防护。
是故,如何设计一种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方法及结构,以避免上述的种种缺陷,实为相关领域的业者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方法及结构,以使电子产品在进行静电防护设计时无需增设静电防护电路和相关元件,进而降低电子产品的制造成本。另外,将本发明的静电防护方法及结构应用于体积精小的电子产品时,能降低产品空间设计上的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方法,应用于内部配置有电子元件的电子产品,以防止静电放电损害该电子元件,该电子产品的壳体并设有对应该电子元件且贯通至外部的通孔,该静电防护方法包括:判断该静电放电所产生电弧的长度;以及根据该电弧的长度定义该通孔的长度及形状,并在该壳体形成该通孔,其长度大于或等于该电弧的长度,以使该静电放电所产生的电弧无法触及该电子元件。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结构,该静电防护结构形成于内部配置有电子元件的电子产品的壳体,以防止静电放电损害该电子元件,该电子产品的壳体设有对应该电子元件且贯通至外部的通孔,其中:该通孔的长度及形状是根据该静电放电所产生电弧的长度所定义,其长度大于或等于该电弧的长度,以使该静电放电所产生的电弧无法触及该电子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通孔是呈斜线型结构,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为曲线型、连续弯折型、或不规则型结构。
前述的电子元件乃视所应用的电子产品而定,凡会配置在壳体的通孔内部,存在受外部静电损坏的问题的,均属之,例如各种静电敏感元件,所述该静电敏感元件例如为扬声器、麦克风、发光二极管、湿敏元件、或敏感IC元件。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方法及结构的特征,是设计使得该电子产品的壳体所开设的通孔长度大于或等于静电放电时所产生的电弧的长度。如此,使电子产品在静电防护设计时,无需增设静电防护电路和相关元件,进而降低电子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静电防护的设计难度,即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结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与图3(B)为本发明的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结构中通孔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9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蛹和杀幼虫组合物
- 下一篇:线圈盘支架、加热线圈盘及该加热线圈盘的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