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纳米碳管的橡胶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50258.9 申请日: 2009-06-23
公开(公告)号: CN101613495A 公开(公告)日: 2009-12-30
发明(设计)人: 克里斯托弗·翁;斯蒂芬·帕斯克;郭湘瑶;张勇;卢兰 申请(专利权)人: 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8L9/02 分类号: C08L9/02;C08K3/04;C08K5/14;C08K3/06;B29C45/00
代理公司: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吴贵明;张 英
地址: 德国莱***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 橡胶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包含一种特定的氢化丁腈橡胶、一种交联剂、以及 纳米碳管的可固化的组合物,用于制备此类组合物的一种方法,固 化处理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原则上,已经发现弹性体在大量应用中的广泛应用。更进一步 讲,可以获得许多特种橡胶,它们具有可供支配的广泛的机械的、 化学的以及物理的性质。丁腈橡胶(NBR)以及它的氢化产物,即 氢化丁腈橡胶,也缩写为“HNBR”,代表此类特种橡胶。具体地是 HNBR具有非常良好的耐热性、优异的臭氧以及化学品耐受性、以 及还有优异的耐油性。HNBR用于(例如)汽车领域中的密封件、 软管、皮带以及夹紧元件,还用于油提取领域中的定子、油井密封 件和阀门密封件,并且还用于航空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程和造 船业中的许多部件。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工业对功能性橡胶的附件 (functional rubbery accessory)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必要的是寻 找使特种橡胶与添加剂结合的新的可固化的化合物以改进弹性体 材料的性能。自从发现了纳米碳管(CNT),由于其优异的机械、 电以及热性质,它们就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作为掺入至弹性 体的增强填充剂的CNT可以有效地改进基质的机械性能。

纳米碳管可以认为是伸长的富勒烯(Nature,1985,Vol.318, 162)。类似于富勒烯,纳米碳管是由六边形、仅在末端用五边形制 成的。结构上,一个CNT的形状可以想像成一个单层石墨片卷成 具有末端的无缝盖、同时具有1000或更高的非常高的长径比的形 式的细管。尽管这些CNT的密度低,它们作为单个的分子仍被认 为是导致了高强度的一种无缺陷结构。

对纳米碳管来说有两种基本形式,从一种单一石墨片层生产的 那些,称作单壁纳米管(SWNT),以及由一些同心片层制成的那些 纳米管叫做多壁纳米管(MWNT)。SWNT已经由关于该主题的一 些相关综述而在学术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这些综述包括以下各 位所做的那些,如:Bahr & Tour(J.Mater.Chem.,2002,12,1952)、 Hirsch(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002,41,1853)、 Colbert(Plastics Additives & Compounding,January/February 2003,18)、以及Baughman & Heer(Science,2002,297,787)。

自从二十多年前发现纳米碳管以来,已经出现了多种开发了的 用于生产它们的技术。Iijima(Nature,1991,354,56)首先观察到多壁 纳米管。几年后,Iijima等人以及Bethune等人(Nature,1993,363, 605)独立地报道了单壁纳米管的合成。用于单以及多壁纳米碳管的 主要合成方法包括电弧放电(Nature,1997,388,756)、激光消融 (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1998,67, 29)、从一氧化碳开始的气相催化生长(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1999,313,91)、以及从烃类开始的化学气相沉积(CVD)(Applied Physics Letters,1999,75,1086;Science,1998,282,1105)。随后需要 纯化步骤以分离这些管。这些气相方法趋于产生具有更少杂质的纳 米管并且是更易于大规模处理的。迄今为止,虽然没有低成本、大 规模的生产方法,但传统方法正在被进一步发展并且新方法例如流 化床反应器正在被研究以产生一种稳定的、适度价格的CNT供应。 低的CNT可得性以及它的高价格已经限制了聚合物-CNT复合材料 用于许多实际应用的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0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