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型灯的室内灯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0788.3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4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默文 |
主分类号: | F21V7/04 | 分类号: | F21V7/04;F21V7/22;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100005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型灯 室内 灯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型灯的室内灯光系统。
背景技术
电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应用相当广泛,电灯的好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直接的影响。当前直型灯多用于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其中直型灯多采用荧光灯(即低压汞灯),它是利用低气压的汞蒸气在放电过程中辐射紫外线,从而使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的原理发光,因此它属于低气压弧光放电光源。荧光灯内装有两个灯丝。灯丝上涂有电子发射材料三元碳酸盐(碳酸钡、碳酸锶和碳酸钙),俗称电子粉。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灯丝交替地作为阴极和阳极。灯管内壁涂有荧光粉。管内充有400Pa-500Pa压力的氩气和少量的汞。通电后,液态汞蒸发成压力为0.8Pa的汞蒸气。在电场作用下,汞原子不断从原始状态被激发成激发态,继而自发跃迁到基态,并辐射出波长253.7nm和185nm的紫外线(主峰值波长是253.7nm,约占全部辐射能的70-80%;次峰值波长是185nm,约占全部辐射能的10%),以释放多余的能量。荧光粉吸收紫外线的辐射能量后发出可见光。荧光粉不同,发出的光线也不同,这就是荧光灯可做成白色和各种彩色的缘由。由于荧光灯所消耗的电能大部分用于产生紫外线,因此,荧光灯的发光效率通常比白炽灯和卤钨灯高,是目前较为节能的电光源。
但是由于现有的直型荧光灯内部没有反光装置或反光装置不合理,致使灯两侧及后面所发出的光线被浪费掉了,降低了灯所发出的光线利用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因此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当前直型灯没有反光装置或反光装置不合理,造成灯所发出的光源利用率比较低的问题,并且解决使反射光线覆盖室内区域更加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型灯的室内灯光系统,解决了当前直型灯没有反光装置或反光装置不合理,造成灯的光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同时使反射光线覆盖室内区域更加均匀,提高了灯的光源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型灯的室内灯光系统,包括:具有第一反光装置的直型灯具、具有第二反光装置的直型灯具和具有第三反光装置的直型灯具;所述灯具包括灯具外罩,其中各反光装置用于设置于相应的直型灯与灯具外罩之间;
所述第一反光装置为一曲面板,该曲面的形状使所述直型灯发出光线的反射光线向所述直型灯的周围区域反射,其中所述反射光线与受光面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
所述第二反光装置为一曲面板,该曲面的形状使所述直型灯发出光线的反射光线基本垂直于受光面;
所述第三反光装置为一曲面板,该曲面的形状使所述直型灯发出光线的一侧的反射光线基本垂直于受光面,并且该曲面的形状使该直型灯发出光线的另一侧的反射光线向所述直型灯的周围区域反射,其中所述另一侧的反射光线与受光面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发明的直型灯的室内灯光系统,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灯两侧及后面所发出的光线的浪费问题,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灯所发出的光线利用率,使反射光线覆盖室内区域更加均匀,较大幅度增加受光区域的照明度,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直型灯的室内灯光系统的具有第一反光装置的直型灯具的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直型灯的室内灯光系统的具有第二反光装置的直型灯具的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直型灯的室内灯光系统的具有第三反光装置的直型灯具的第一应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直型灯的室内灯光系统的具有第三反光装置的直型灯具的第二应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直型灯的室内灯光系统中具有反光装置的直型灯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中,由于荧光灯应用的广泛性,直型灯管可以使用直型荧光灯管作为实例进行说明,当然其他直型灯管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默文,未经王默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07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式膜法富氧装置
- 下一篇:湿式颗粒体系及使用该体系的湿式挤压颗粒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