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蔽线、对屏蔽线的编织物进行端子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1388.4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0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川濑信宏;平山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7/40 | 分类号: | H01B7/40;H01B7/17;H01B13/00;H01B13/26;H01R43/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柳爱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编织物 进行 端子 处理 方法 装置 | ||
在此通过援引合并作为本专利申请基础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 JP 2008-17459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通过包覆电线来电屏蔽电线的编织物的屏蔽 线、一种用于对所述屏蔽线的所述编织物进行端子处理的方法、以及 一种用于对所述编织物进行端子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其中电线包覆有编织物且于编织物的端部处连接接地 端的屏蔽线公知用于屏蔽连接电气设备的电线(例如,在专利文献1 中)。
图13以剖视图示出了通常的屏蔽线。图13示出的屏蔽线201包 括:至少一条电线202,其将车辆中的电气装置彼此连接;编织物205, 其包覆电线202;绝缘护套206,包覆编织物205;以及成套的内/外金 属托架208、211,设置于编织物205的端部处。在屏蔽线201的端部 201a处,通过去除护套206来使编织物205露出。
通过编织细导电线而使编织物205形成为筒形。附连于编织物205 的端部处的所述成套的金属托架208、211用于将编织物205接地于车 辆的车体或者电气装置的外壳。
所述成套的金属托架中的内金属托架208包括:筒体209,形成 为环形;以及片状托架210,其将安装在所述车体或壳体处。筒体209 具有:筒形大直径部291;筒形小直径部292,其直径小于所述大直径 部;以及连接部293,其将大直径部291的端部边缘与小直径部292 的端部边缘连接。所述成套的金属托架中的外金属托架211形成为环 形并定位在小直径部292的周围,以将编织物205夹持在外金属托架 211与小直径部292之间。
所述成套的金属托架208、211以如下方式附连于编织物205的端 部处。首先,将所述编织物205的所述端部覆盖在内金属托架208的 小直径部292自身的周围。同时,因为编织物的所述端部的头部205b 容易散开或已散开,所以从编织物205的头部205b向远侧205a偏移 的部位被附连在小直径部292周围的外表面上,从而利用编织物205 包覆小直径部292。此后,外金属托架211从头部205b布置在小直径 部292周围以及远侧部205a周围,且通过端子压接机(crimping machine)压紧外金属托架211来使外金属托架211围绕其直径而缩 减。利用诸如抹刀之类的工具,通过手工使编织物205的从小直径部 292和外金属托架211之间延伸出来的头部205b向编织物205的远侧 折叠;且通过将胶带212缠绕在头部205b周围而使所折叠的头部205b 包覆有胶带212。应援引专利文献1,即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JP2003-257264。
发明内容
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将所述成套的金属托架208、211附连于编织物205的所述端部 处的操作中,存在着下述问题。需要对编织物205的从小直径部292 和外金属托架211之间出来的头部205b的量(长度)进行控制,且操 作复杂。对头部205b进行折叠的操作不易实现自动化。而且,由于要 将编织物205的头部205b的不折叠部分去除而进行的观察,将所述头 部进行折叠的操作是低效率的操作。此外,还要担心头部205b会刺到 操作者的手指,而且不安全。
依据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对屏蔽线的编织 物进行端予处理的效率提高的屏蔽线、一种用于对所述屏蔽线的编织 物进行端子处理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对所述编织物进行端子处理的 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并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屏蔽线,其 包括:电线;筒形编织物,其包覆所述电线;胶带,其缠绕在所述编 织物的头部周围,以防止所述编织物的所述头部散开;以及成套的内 金属环托架和外金属环托架。所述编织物的缠绕有所述胶带的所述头 部从所述头部朝着所述编织物的与所述头部相对的远侧推挤以进行折 叠,以从所述头部将所述编织物的一部分折叠到所述编织物自身中来 形成叠置部;且所述成套的内金属环托架和外金属环托架夹持所述叠 置部,以使所述编织物保持呈所述头部位于其中的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1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统级封装模块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 下一篇:光拾取装置及光盘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