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51682.5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9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龙彦;筱原昌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惠萍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 ||
1.一种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矩器壳,其收纳变矩器;
变速器壳,其收纳变速机构,其具备在前侧与所述变矩器壳连接的前壁部和封闭后侧 端部的后壁部;
热交换器,其安装于所述变矩器壳的外侧以在润滑油与其他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润滑油导入路,其形成于所述变矩器壳,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润滑油导出口连通,从该 热交换器导入润滑油;
后侧润滑油供应路,其形成于所述后壁部,将来自所述润滑油导入路的润滑油供应给 所述变速机构;
润滑油供应管,其上游端与所述润滑油导入路连通,其在所述变速器壳内向所述后壁 部延伸,其下游端与所述后侧润滑油供应路连通;其中,
所述润滑油供应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在形成于所述前壁部和所述后壁部的孔中,所述润 滑油供应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由所述变矩器壳和所述后壁部夹持而被支撑,
所述润滑油供应管将导入到所述润滑油导入路的润滑油直接供应到所述后侧润滑油 供应路,
所述变速器壳前侧的直径比后侧大,
所述润滑油供应管沿所述变速器壳的内表面呈弯曲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变速机构的中心部而且后端部支撑在所述后壁部上的动力传递轴,其中,
所述后侧润滑油供应路经由所述后壁部的支撑部与形成在所述动力传递轴内以将润 滑油供应给所述变速机构的轴内油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油供应管插入在贯穿所述变速器壳的前侧端部上设置的前壁部的支撑孔中 而被支撑,在该润滑油供应管的由所述支撑孔支撑的被支撑部上形成有分流孔,并且,
在所述前壁部的内部形成有前侧润滑油供应路,该前侧润滑油供应路具备与所述分流 孔相对的导入口,将所述润滑油供应管内的润滑油供应给所述变速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油供应管插入在贯穿所述变速器壳的轴向中间部上设置的中间壁部的支撑 孔中而被支撑,在该润滑油供应管的由所述支撑孔支撑的被支撑部上形成有分流孔,并且,
在所述中间壁部的内部形成有中间部润滑油供应路,该中间部润滑油供应路具备与所 述分流孔相对的导入口,将所述润滑油供应管内的润滑油供应给所述变速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器壳在所述润滑油供应管的设置位置附近的周面上具备开口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16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结构
- 下一篇:用于向涡轮构件提供薄膜冷却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