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2155.6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3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文伯健;曹明章;朱卫锋;孙华英;王艳武;孔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6 | 分类号: | A01N43/56;A01N47/34;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效 杀虫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含有唑虫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防治作物害虫的应用。
背景技术
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它们能够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酶的活性,阻碍几丁质合成,使昆虫的蜕皮、化蛹受阻,活动减缓,取食减少,终至死亡。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鳞翅目幼虫高效,持效期长,且对高等动物安全,符合绿色农药的发展趋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虱螨脲(lufenuron)、氟铃脲(hexaflumuron)、氟啶脲(chlorfluazuron)、氟虫脲(flufenoxuron)和灭幼脲(chlorbenzuron)是五种重要的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品种。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缺点是作用速度慢,一般在药后3到7天才能达到死亡高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使用。而且,经过多年单一的使用,害虫特别是小菜蛾很快对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产生了抗药性,例如,1988年台湾小菜蛾对氟苯脲(农梦特)抗性增至7621倍,马来西亚增至3000倍以上,对氟啶脲(抑太保)增至1000倍以上。
唑虫酰胺:英文通用名称tolfenpyrad,化学名称4-氯-3-乙基-1-甲基-N-[4-(对-甲苯基氧基)苯基]吡唑-5-酰胺,属于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唑虫酰胺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止昆虫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这样害虫害螨的二磷酸腺苷(ADP)不能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从而使其死亡。由于其作用机制特别,与常规药剂无交互抗性。唑虫酰胺还具有良好的速效性,且杀虫谱很广,对各种鳞翅目、半翅目、甲虫目、膜翅目、双翅目害虫及螨类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尽管如此,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唑虫酰胺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一些农业上的重要害虫活性不高,单独使用需要较大的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唑虫酰胺和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增效杀虫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唑虫酰胺和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组合物在作物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意外地发现唑虫酰胺与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以一定比例复配,对鳞翅目害虫有良好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唑虫酰胺(A)和苯甲酰脲类农药活性物(B),苯甲酰脲类农药活性物可以为虱螨脲、氟铃脲、氟啶脲、氟虫脲、灭幼脲等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中的一种。唑虫酰胺与苯甲酰脲类农药活性物的质量比(A∶B)为10∶1-1∶20。本发明组合物可以按目前已知的方法加工制成合适剂型的制剂,合适的剂型包括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所述唑虫酰胺和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含量为5%-60%,优选5%-5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组合物中唑虫酰胺与苯甲酰脲类农药活性物的质量比(A∶B)优选为5∶1-1∶10。
本发明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和害螨,尤其是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两种药剂作用机理互不相同,组合物的应用有助于延缓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抗性发展,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2)混配后,明显提高了对抗性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3)与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单剂相比,明显提高了速效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不同农药品种混配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良好的复配增效配方,能明显提高实际防治效果,有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速度。
本发明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唑虫酰胺与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复配对斜纹夜蛾、小菜蛾、甜菜夜蛾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唑虫酰胺与苯甲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复配的增效作用试验。试验采用斜纹夜蛾、小菜蛾、甜菜夜蛾为测试对象,具体方法为:
(1)试验药剂:
98%唑虫酰胺原药(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96%虱螨脲原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95%氟铃脲原药(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96%氟啶脲原药(南京第一农药集团有限公司);
95%氟虫脲原药(江苏中旗化工有限公司);
95%灭幼脲原药(河南省安阳市瑞泽农药有限责任公司);
将原药按常规方法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
(2)试验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21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双轮播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