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电路与驱动负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2188.0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5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0 | 分类号: | H05B37/0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电路 负载 方法 | ||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次侧电路,其接收经整流后的交流电力;
与一次侧电路耦接的变压器,将一次侧电压转换为二次侧电压供应给一负载电路;
与变压器耦接的二次侧电路,其侦测通过该负载电路的电流,并据以反馈控制一次侧电路;
与该二次侧电路耦接的第一电容,用以提供操作电压给该二次侧电路,以及与该负载电路耦接的第二电容,用以提供操作电压给该负载电路与光偶合器,
其中该一次侧电路具有一使能输入,以接收一工作讯号,且于该工作讯号不使能该一次侧电路时,前述第一电容仍提供操作电压给该二次侧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该负载电路的第一端与一电阻耦接,且该二次侧电路中包括一运算放大器,其比较该电阻两端的压差,并根据比较结果反馈控制一次侧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该第二电容的一端与负载电路的第二端耦接,另一端耦接于该电阻的两端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该一次侧电路具有一使能输入,且该驱动电路还包含:交流讯号撷取转换电路,其根据一TRIAC讯号而产生一工作讯号,以控制通过该负载电路的电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该交流讯号撷取转换电路包括一比较器,将该TRIAC讯号与一参考电压相比较而产生该工作讯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该交流讯号撷取转换电路包括一低通滤波器,取得该TRIAC讯号的直流值,以及一电压转工作周转换电路,将该直流值转换为上述工作讯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该负载电路为LED电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该负载电路包含并联的至少两条路径,该二次侧电路侦测通过该至少两条路径的电流,并根据其中较低的电流反馈控制一次侧电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该负载电路包含并联的至少两条路径,第一路径的一端与第一电阻耦接,第二路径的一端与第一电阻耦接,且该二次侧电路中包括第一与第二运算放大器,分别比较该电阻两端的压差,并根据比较值中较低者反馈控制一次侧电路。
10.一种驱动负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一个一次侧电路,其接收经整流后的交流电力;
提供一个与一次侧电路耦接的变压器,将一次侧电压转换为二次侧电压;
提供一个与变压器耦接的二次侧电路,将二次侧电压供应给该负载;
根据一工作讯号而使能该一次侧电路;以及
当该工作讯号不使能该一次侧电路时,保持该二次侧电路于操作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负载的方法,其中,该保持二次侧电路于操作状态的步骤包含:将该二次侧电路与第一电容耦接,并将该负载和光偶合器与第二电容耦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负载的方法,其中,还包含:根据驱动负载时的阻尼状态,调整该第二电容的值。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负载的方法,其中,该负载的第一端与一电阻耦接,且该第二电容的一端与负载的第二端耦接,另一端耦接于该电阻的两端之一,该第二电容视耦接于电阻的何端而构成零点或极点,且所述驱动负载的方法还包含:
观察驱动负载时的阻尼状态;
当该第二电容构成零点,发现阻尼不足时,调高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发现阻尼过大时,调低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以及
当该第二电容构成极点,发现阻尼不足时,调低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发现阻尼过大时,调高第二电容的电容值。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负载的方法,其中,该负载电路为LED电路。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负载的方法,其中,还包含:根据该工作讯号而控制通过该负载的电流。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负载的方法,其中,还包含:根据一TRIAC讯号而产生该工作讯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负载的方法,其中,该根据TRIAC讯号而产生工作讯号的步骤包括:将该TRIAC讯号与一参考电压相比较。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负载的方法,其中,该根据TRIAC讯号而产生工作讯号的步骤包括:取得该TRIAC讯号的直流值,以及将该直流值转换为上述工作讯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21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发生器校准方法
- 下一篇:GSM&TD-SCDMA微功率分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