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差分图像检测、多窗口滤波去除图像脉冲噪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2569.9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5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巨峰;冯华君;徐之海;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50 | 分类号: | G06T5/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图像 检测 窗口 滤波 去除 脉冲 噪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差分图像检测、多窗口滤波去除图像脉冲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从待处理的脉冲噪声图像f中获取水平、竖直以及斜45度方向的差分图像H、差分图像V和差分图像X;
三张差分图像的同一位置的像素值都大于设定阈值T的点判定为噪声点,由此标定了噪点位置;
(2)根据(1)中所得到的标定噪点位置,采用多窗口自适应滤波处理噪声图像,得到初步去除脉冲噪声后的图像;
所述的多窗口自适应滤波方法为:
对于某个噪点Nij,设定以此噪点为中心,尺寸为D×D的一个窗口,其中D为奇数;
对于此窗口:Nmax表示最大灰度值,Nmin表示最小灰度值;Nmed表示灰度中值,Nij表示中心坐标(i,j)处的灰度值,Wmax为所允许的最大窗口尺寸。于是滤波的具体步骤如下:
1)若Nmin<Nmed<Nmax,则实施步骤3);否则实施步骤2);
2)增加窗口尺寸D,若尺寸D≤Wmax,重复步骤1);否则输出Nmed;
3)若Nmin<Nij<Nmax,输出Nij;否则输出Nmed;
(3)多次重复步骤(1)与(2),得到最终去除脉冲噪声后的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图像脉冲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重复步骤(1)与(2)时通过改变阈值T来重新检测噪点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图像脉冲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于脉冲噪声图像f在坐标(i,j)处的像素灰度值为f(i,j),水平、竖直以及斜45度方向的差分图像H、差分图像V和差分图像X的计算方式为:
H(i,j)=|f(i,j+1)-f(i,j)|
V(i,j)=|f(i+1,j)-f(i,j)|
X(i,j)=|f(i+1,j+1)-f(i,j)|。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图像脉冲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用Flag(i,j)来判定噪点位置,
Flag(i,j)在初始化时为0,根据设定的阈值T,对于像素(i,j)则有:
“&”表示“与”,Flag(i,j)若为1则表示受到噪声污染,即像素(i,j)为噪声点,Flag(i,j)若为0则表示没有受到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25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