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梅毒螺旋体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纸条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52613.6 申请日: 2009-09-10
公开(公告)号: CN101661040A 公开(公告)日: 2010-03-03
发明(设计)人: 郑隆泗;李洪江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艾力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71 分类号: G01N33/571;G01N33/558;G01N33/532;G01N33/52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红娟
地址: 311305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梅毒 螺旋体 抗体 唾液 快速 检测 试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纸条。

背景技术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VD,STD)。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idum)1905年由法国科学家Schaudinn与Hoffmanu发现并报告的。因其透明不易着色,又称之为苍白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是厌氧菌,在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只要条件适宜,便以横断裂方式一分为二的进行繁殖。梅毒通过性行为可以在人群中相互传播,并可以由母亲传染给胎儿,危及下一代。极少数患者通过接吻、哺乳、接触病人的日常用品而传染。在性传播疾病中,梅毒的患病人数是低的,但由于其病程长,危害性大,因此得到人们的重视。

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梅毒于1505年经印度传入我国广东,至今已近500年。解放前是中国四大性病之首,60年代初基本被消灭,80年代再次发生和流行。1991年报告病例数为1870例,1995年11336例,1997年33668例。1997年以来占报告8种性病的比例在6%以上,呈明显增多趋势,临床经常可见一、二期梅毒,也已发现三期梅毒和先天梅毒。

目前,检测梅毒最常用的方法是免疫检测,此方法以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为基础,包括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近来兴起的胶体金法两种。胶体金法分为免疫层析和免疫渗滤两种方式,其中以免疫层析法最为方便、快捷。

免疫层析胶体金技术是新型的诊断技术,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基本原理如下:利用胶体金标记一种抗原或抗体,在试纸条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相应的配对抗原或抗体,检测时当样品中含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时,胶体金标记颗粒和样品中配体相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层析,再被包被的抗原或抗体捕获,形成肉眼可见的检测线(T线),通过检测线的有无实现对结果的判定。但现有的试纸条大多以血液为样品,不适合现场检测和自检,检测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纸条,该试纸条可以用唾液作为样品,解决了现有试纸条不适合现场检测,检测成本较高的问题。

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纸条,包括底板,底板上依次粘贴有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以及吸样垫,所述的胶体金垫上附着有胶体金标记的可与梅毒螺旋体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鼠抗人IgG抗体,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有由梅毒螺旋体抗原构成的检测线以及由可与鼠抗人IgG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羊抗鼠二抗抗体构成的质控线。

所述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是医学上检测人体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的标记物,该标记物大量存在于人体血液中,在唾液中也有少量存在。所述的梅毒螺旋体抗原是指人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可与梅毒螺旋体抗体特异性结合。人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鼠抗人IgG抗体以及羊抗鼠二抗抗体均是市售产品,也可以通过现有方法制备获得。

所述的胶体金垫上附着有0.14~0.23μg/cm2所述的鼠抗人IgG抗体,在该范围内的抗体量满足试纸条以唾液为样品进行检测的灵敏度要求。

所述的胶体金垫制备方法如下:

取胶体直径为15~35nm的胶体金溶液,调节pH值至8.0~8.2,以每100ml胶体金溶液计,加入0.55~1.0mg的可与梅毒螺旋体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鼠抗人IgG抗体,搅拌后用牛血清蛋白封闭,离心去上清液,加入相同体积的胶体金溶液复溶,将每毫升溶液均匀铺在40cm2玻璃纤维膜上,干燥后制得胶体金垫。

所述的检测线中梅毒螺旋体抗原的含量为0.04~1.0μg/cm;所述的质控线中可与所述的羊抗鼠二抗抗体含量为0.04~1.0μg/cm。在该范围内的抗体量满足试纸条以唾液为样品进行检测的灵敏度要求。

所述的检测线包被方法如下:

将所述的梅毒螺旋体抗原溶解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制得浓度为0.04~1.0mg/ml溶液,利用该溶液以1~1.5μl/cm的用量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划线,干燥后即得检测线。

所述的质控线包被方法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艾力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艾力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2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