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2P服务请求用户身份认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52784.9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7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芳;谢磊;陈高翔;沈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2p 服务 请求 用户 身份 认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P2P(Peer-to-Peer)网络结 构中服务请求用户的身份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P2P,即Peer-to-Peer,Peer在英语里有“对等、同等者、伙伴”等意义, 因此P2P网络也被称为对等网络,P2P网络中的节点可以方便的进行资源和服 务的共享。P2P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网络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它打破 了传统的C/S模式,体现了网络“对等”的本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自 由的加入和退出网络,它们在获取服务的同时也为别人提供服务。P2P技术在 文件共享,即时通信,流媒体服务等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调查显 示,互联网中超过50%的流量来自于各种基于P2P技术的应用软件。
P2P网络弱化甚至取消了传统的服务器,充分利用了普通节点闲置的资源, 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性能和用户的体验。但带来众多优点的同时,P2P网络也带 来了不可避免的缺点,安全便是P2P网络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P2P网络带来 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版权问题,P2P应用对现有网络应用的威 胁,病毒和蠕虫等等。由于P2P网络通常没有中心服务器,节点之间都是对等 的,因此P2P网络中很容易存在一些恶意节点,它们有可能会提供虚假消息, 传播病毒,恶意攻击用户等等,这不仅会影响到部分用户的正常使用,甚至会 影响到整个P2P网络的正常运转。
因此P2P网络需要采取一定的认证措施,用来验证用户的合法身份并阻止 非法的用户进入网络。身份认证技术就是在网络中通过认证系统的验证、核实, 来鉴别用户身份真实性和有效性的技术。采用认证技术的目的在于识别合法用 户和非法用户,从而阻止非法用户访问P2P网络。认证机制是安全系统的第一 道防线,用来确保用户的合法性以及交换数据的真实性。
在互联网中最常用的认证方法是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服务器的认证方 式。在这种方式中,用户首先需要进行注册获取一个账号(包含用户名和密码), 然后用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该方式采用中心管理 服务器,简单高效,但只能实现服务器对节点的认证,节点之间的身份认证却 不易实现。
另一种方式为采用证书和数字签名技术,该方式需要可信的第三方认证中 心根据用户登录时的信息生成用户证书并用认证中心自己的私钥对其进行签 名。然后用户之间就可以不通过服务器而用自己的证书进行相互认证。但是该 认证方式需要可信的第三方认证中心,同时用户证书的发放,存储以及撤销也 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P2P网络认证方式存在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P2P 服务请求用户身份认证方法。
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用户注册。
用户注册是指用户向服务器提交注册请求后获得一个合法的账号,通过所 述的账号,用户可以登陆到P2P网络获取服务。
用户注册的具体方法是:
a.用户提交自己的用户名ID和密码PASSWD,并发送注册请求到注册服务 器;
b.注册服务器在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后,首先计算保密参数N,
其中KEY为只有注册服务器知道的对称密码,||为比特连接符号,用于将一个 比特串连接到另一个比特串上,h(x)为单向哈希函数,为异或运算。然后将 包括保密参数ID、N、h(PASSWD)和α以及单向哈希函数h(x)保存到一张虚拟 智能卡中。其中h(PASSWD)为密码PASSWD的哈希值,α为由注册服务器产生的 参数,只保存在注册服务器和该用户的虚拟智能卡中,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 α值;所述的虚拟智能卡是在用户注册时生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27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氟烯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估计正则化参数的高光谱解混方法